久久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189章 一甲前三

次日清早,锦衣卫、宣承司和大明将士相互配合,短短时间就将政策传遍蒙化州和定边县各个角落。

夷人所聚集的某个村寨中,一群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听着坐在中间老者解读邸报。

“也就是说,以后土地属于我们全寨的,朝廷要是想要征收土地,也要给我们补偿。

个人也无法买卖土地,你们想要耕种,只能找衙门申请,衙门会根据你们一户几口人,能耕种多大面积,再分配给你们多少土地。

还有,所有人都不能随意欺辱你们,若违反律法,哪怕是当官的也得受到律法惩处。”

“祭司,你没骗人吧!大明朝廷会这么好?难道皇帝真和我们是一个祖宗?”

祭司微微一笑:“若真按古籍记载,这个可能还是很大,只是汉民受儒家教化,导致风俗礼仪与我们相差甚多。

有些地方也相同,比如我们在家中供奉灵牌,汉民也在家中供奉牌位。

既然大明朝廷将我们当做家人,我们接受就是,又没什么损失。”

“不行!”

一名面庞黝黑的男子猛得站起来:“祭司,我家本来就有土地,为何要献出去。

左禾叛乱与我何干?我才不交。”

“对,我也不交!死都不交!”

祭司没好气说道:“你们跟我说有什么用?有本事当着大明将士的面说,左禾带着三万人都被打败,我能有什么办法?”

“祭司,你去跟祖灵说,让他帮帮我们。”

“祖灵是保护我们所有族人,不是单单保护你们,你问问其他人愿不愿意。”

闻言,此人转头看向身后,却见那些原本面容老实的贫农,个个都对其怒目而视。

其中一个壮着胆子站起身:“左家所有人都交了,你凭什么不交。

我都听说了,大明将士很快便会过来丈量土地,你别想藏起来。”

“大胆!你……”

话未出口,最外围的所有贫民纷纷站起来,眼眸猩红盯着他:

“你不想认大明就滚蛋,我们认,我倒要看看你是不是比左家人还厉害,比大明将士还厉害。”

“你们疯了,你们……”

祭司看到双方快要打起来的样子,厉声呵斥:

“你们想干什么?在祖灵面前也要打架吗?”

“不敢!”

“不敢最好!”

祭司冷冷扫了眼在场众人:“不想死就老实点,真以为大明将士是吃素的?

祖灵昨晚已经跟我说了,大明是来帮我们的,不管你们同不同意,我都会谨遵祖灵吩咐行事。”

男子不敢置信:“祭司,祖灵真这么说吗?”

祭司双目圆瞪:“你在怀疑老夫?要不你来当这个祭司?

看来老夫得跟祖灵说说,我老眼昏花,没资格当这个祭司。”

“不是!我没有这意思?”

“哼!”

有祖灵这个理由,其他人再不愿也得乖乖应下。

比起夷人和回民,汉民则显得有些暴躁,在听到某些地主不愿交出土地后,那些贫民自愿联合起来,打上门去。

等大明将士赶到后,见到的就是躺在地上哀嚎的一群护卫以及断了腿的地主。

若大明将士及时赶到,这地主必死无疑。

“都住手!你们在干什么?”

一个将士扫了四周,满脸古怪:“明总旗,都说大明是礼仪之邦,我怎么觉得我们这些汉人才是蛮夷!”

“啪!”

明英华拍了下将士脑袋,呵斥出声:

“他娘的,这还不算礼仪之邦吗?一个人都没死,真是没用。”

说完,明英华走到院子台阶上,高声喝道:

“你们都没事做?都给老子滚!敢坏了陛下的事,个个都要剥皮萱草。”

“将军、将军,他们不能走啊!”

地主躺在地上哀嚎:“将军你要为我做主啊!我也是大明的人。”

明英华一脸无奈:“要怎么做主?抄了他们家能找出一个铜板吗?还是把他们全砍了?

今天砍一个,明天陛下要砍我一家,你还是自认倒霉吧!

等大明律下来后,朝廷才知道怎么处置这些人。”

“啊!”

地主满脸不敢置信,随后又变得怨毒:

“那就打断他们的腿,我这腿不能白断。”

“这倒是合理请求!”

明英华摸着下巴微微点头:“那你告诉我哪个是凶手,我也把他的腿打断。”

“我、我不知道!”

刚说完,地主又立刻改嘴,指着那些带锄头的农民急速开口:

“他们,他们都有份!”

明英华脸色瞬间冷下来:“你在耍本总旗?他们要是都出手,你还能活着?”

话落,再也不去看地主,对着手持农具的百姓怒吼一声:

“都给老子滚!真想吃刀子?”

“哗……”

听到这话,所有百姓犹如潮水般涌向门外。

方时在蒙化州的所做所为,很快通过邸报传遍云南,有人害怕,有人兴奋,也有人嗤之以鼻。

不管如何看待方时,他们都知道,大明将士可以以一敌十,加之杨苴十五万大军被沐英击败,靠他们想要胜过大明,简直不可能。

而朱元璋在收到云南锦衣卫的情报后,嘴里连连称奇:

“方小子的胆子真是比天还大,标儿,你怎么就同意他这么做?不怕那些豪绅地主全反了?”

朱标嘴角上扬:“钱尚书和吴状元会以个人的名义在邸报上写篇策论,说这是因为云南此地土司众多,才有可能出此等政策。

人都有侥幸之心,如此一来可以拖延一些时日。

大明他日若是用这种政策,也可以说这是他们个人想法,与大明朝廷无关。

至于其他聪明人,以大明现在的实力完全不惧,这天下还是没有土地的百姓多。”

“无耻啊!”

朱元璋忍不住赞叹出声:“比起不要脸,咱实在相差太多。

让刑部举几个精通律法官员上来,去帮帮方小子。”

“儿子已经安排了!”

朱元璋满意点点头:“赵民望送到河南的那封信应该是给范敏,没想到这两人居然有联系。

不过范敏好像知道锦衣卫在监视,一直没有动作。

吴沉倒是动作频频,不过大多都是和曲阜联系,具体想做什么还得再查查。”

朱标笑着回应:“最多不过造反,盯好那些勋贵即可,儿子觉得还是先把一甲前三名先选出来。”

“你安排吧!咱看他们都差不多。”

“状元郑韬、榜眼卓敬、探花黄子澄,郑韬是山西人,也算给北方学子争气;卓敬和黄子澄都是南方士子,如此一来,南方读书人也无话可说。”

“就这样决定!”

朱元璋拿起笔开始写诏书:“这批进士先到承志部学一个月,然后再派官。

胡惟庸案的那些犯官和读书人,除了在卫所教字的,其他全部送到云南赎罪。

至于空印案的官员,全部拉去修城墙、修路、开垦荒地。”

“儿子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