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190章 孔希承

云南所发生的事,朱元璋并不急着让宣承部传出去,他想等空印案彻底结束后,再用这件事来钓大鱼。

然而,事情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在朱元璋收到消息后没过几天,曲阜也收到了情报。

看着纸张上写的字,孔讷彻底慌了,双手止不住的颤抖。

“妖孽!妖孽!这方时就是妖孽!”

孔希承见到孔讷如此反应,忍不住皱起眉头,起身抢过纸张:

“稳重!稳重!从小说到大……”

话未说完,孔希承直接瘫坐在椅子上,嘴里喃喃自语:

“疯子!疯子!他怎么敢这么做?他就不怕天下皆反?”

“反?拿什么反?”

孔讷压制不住自己情绪,怒吼出声:

“不说那些卫所士兵,单单那些刁民就能灭了所有势力。

哪怕朱元璋死了,只要有人拿出这道政策,随时都有无数刁民跟着。”

良久之后,孔希承才回过神,捡起掉落在地上的纸张,又仔细看了遍:

“你想怎么做?”

“朝政停摆,只要是我们的人,全部请辞归乡,我倒想看看,大明一半官员不做事,朱元璋怕不怕。”

孔希承心中暗自叹息,忍不住出声提醒:

“科举刚结束,天下各府县都有儒学,朱元璋也不是懦弱之辈。

答应吴沉吧!再派人去联系范敏和李存义,一次性解决衢州和方时。

北平府、山西的粮草慢慢收购,不要让人发觉,所有海船也慢慢收回。”

孔讷低头沉思,却怎么也想不通孔希承想做什么?只能开口询问:

“叔父,你这是想做什么?”

孔希承看了眼门外,沉声回应:“事不密则败,你不要乱……”

话还没说完,孔希承顿了顿,眼中精光闪过:

“你刚刚主意还不错,可以去做,成不成无所谓,只要吸引住朱元璋和锦衣卫的目光即可,剩下的都交给我。”

“是!”

身处浙江的齐先生收到云南情报后,脸上也露出惊慌之色,对着门外急忙喊道:

“快去请杜老弟过来一趟!马上!”

[安南的粮食肯定在云南,如此才会不怕云南土司造反。]

[曹诚在八寨司,此地离安南只有一天路程,这是确定要收回安南。]

[想收安南,云南必须稳,难怪方时会去云南。]

“噼啪啦……”

齐先生将手边茶杯狠狠砸向地面,他现在很后悔,悔不当初:

[陈暊不该现在死,他的权力该集中在一起,如此才能对抗大明。]

半个时辰后,杜霖急匆匆走了进来:

“齐先生,这是怎么了?为何如此着急?”

齐先生将情报递过去,眉头紧锁:

“陈暊死了没?若没死,能不能暂停动手?”

“来不及了!”

杜霖长叹出声:“已经在陈暊身边,目前正被陈暊宠爱,可谓是君王不早朝。

按照时间推算,现在陈暊身体已经损坏,等我们的人传消息过去,怕是已经入土。”

“试试吧!能多活一天是一天。”

杜霖微微颔首:“还是要想别的出路,既然大明想打下安南,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还能怎么做?只能去南掌,给大明下下绊子了,暹罗那边我们又不熟。

若南掌能拿下安南部分土地,吾等也能减少些损失。”

听到这话,杜霖想起齐显先生让他推荐人才的事,脸上不由自主露出狐疑:

“你上次让我推荐人才,就是为了今天这局面?”

齐先生轻轻点头:“上次还不确定,你可有人选?”

“杨任杨子明,年三十三、有辩才、急智、对海外诸国情况亦有所了解。”

齐先生松了口气:“有人选就行,我们只要拖延大明打下安南的时间即可。

中原、湖广、四川等地的那些人会想尽一切办法杀了方时,我们不必去对付他。”

“也不知说他聪明还是说他胆子大。”

看着手中情报,杜霖连连称赞:“土地属于所有百姓,任何人无权买卖。

百姓想种还要到村子里申请,别村之人还不能申请,这几乎断了兼并之路。

不过这样也好,等这些百姓能吃饱饭,我们又可以贩卖布料。

我觉得可以开始去云南开些店铺,蚊子再小也是肉。”

“随你,顺便打探方时的消息也好。”

与此同时,远在安南的道衍正一脸和善端着药水:

“施主,出家人慈悲为怀,这碗药不收任何东西。”

妇人双手合十,涕泪横流跪在地上:

“多谢大师!多谢大师!”

“快端过去给你丈夫,贫僧奉佛祖之命救治诸位,不必言谢,阿弥陀佛!

可惜药材不足,朝廷又不派人救灾,再这么下去又不知得死多少百姓。

贫僧能力不足,有愧佛祖、有愧大家,若下地狱能救诸位,贫僧愿下地狱换取百姓一世安宁。”

说着,道衍流下一行清泪,整个人散发着一股悲天悯人的气质。

受到道衍的感染,周围百姓望着周围躺在地上呻吟的人群,纷纷低头垂泪。

“大师!不关你的事,我都听说了,是那些权贵收走了药材,想让我们倾家荡产购买。”

“是啊大师,这些日子,若没有你们,我们这些早死了。”

“这些权贵抢了粮食还不够,还抢药材,这是不想让我们活,与其憋屈死去,还不如反了。”

“没错,还不如反了!”

道衍脸色大变,高声喝止:“闭嘴!我佛慈悲为怀,怎会让你们送死。

诸位放心,贫僧已经写信给大明、南掌以及陈朝各地寺庙帮忙,大家多忍耐些日子。”

“大师!那些寺庙都是为权贵祈福的,根本不顾我们死活,昨日不还让我们滚吗?”

“就是,大明和南掌是别国,哪里会管我们死活。”

“胡说!”

道衍再次厉声呵斥:“别的国家贫僧不知,可大明一直是有道之国。

尔等祖上有来自福建、浙江,有的是苗人、有的是夷人,按理说你们都属于大明人。

既是大明人,哪怕身处海外,大明朝廷也不会放弃你们。

粮食或许大明无法供应,贫僧可以保证,大明的药材一定会送到。”

所有百姓眼神希冀看着道衍:“大师,真的吗?大明真的会管我们吗?”

“贫僧说了,只要你们祖上是大明人,大明就不会不管。”

说完,道衍看向站在角落中读书人打扮的年轻男子:

“陈献,你也读过书,可知亲吾亲、以及人之亲;爱吾爱,以及人之爱?”

陈献躬身行礼:“意为亲近自家亲人,而后去亲近他人,此乃孟子所言,亦是大明人几千年的为人准则。”

“诸位也听到了,这就是大明人,只要他们亲人没出事,就一定会帮助我们。

我们要坚持到大明送药材过来。”

“多谢大师!我们相信大明,我们祖上都是大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