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188章 细盐又见细盐

丁思瞥了眼周围大明将士,默默垂下头沉思,他也明白这不是在商量,若他们不同意,怕是走不出衙门。

现在他的想法与丁重一样,想要先答应下来,然后再找个办法反抗大明。

然而,方时接下来一句话,彻底打消他的念头,也让在场其他地主豪绅再也不敢生出想法。

“本官没跟你们开玩笑,河南、湖广、江西三地卫所将士已经集合完毕。

安南国上贡的百万担粮食就在昆明府,你们可以试试大明的决心。”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开始交头接耳:

“这么说临安府那边消息是真的,上千辆运粮车押送的真是粮食?”

“不管是不是真的,单单目前在云南的明军就能打败我们,除非我们都躲山里去。”

“躲起来土地不还是没了?你们敢出山吗?”

“那怎么办?就这么交出土地?”

“不是有补偿吗?想个办法减少损失呗。”

随着时间推移,在月亮升起时,众人议论声渐渐消失,一名银发老者起身说道:

“方布政使,吾等可以交出土地,然而地里产出吾等要五成。”

“现在才算商量。”

方时脸上浮现一抹笑意:“土地产出不会给你们,本官在别的地方给你们补偿。”

所有人愣了下,老者下意识问出声:

“什么补偿?”

方时拿起桌面上一个小袋子扔了过去,语气平淡:

“这是细盐,以后云南的细盐由你们土司供应,云南南面的真腊、暹罗、缅国等国家,你们云南土司要是有能力,也可以向他们售卖细盐。”

老者看着手上雪白的盐巴,满脸惊骇,丁思快速上前,一把抓起细盐,放在唇边细细品尝。

不消片刻,丁思迫不及待询问:“天竺国亦可前往售卖吗?”

“除了安南和大明其他地方,你们想售卖到哪里都行。

当然,不止你们,其他土司也会得到细盐,能不能一家独大看你们在商场上的本事。

你们若是聪明,一个真腊就够你们富贵几辈子。”

丁思深呼吸几次,彻底下定决心:“下官立马让人送来地契和文书,定边县所有土地由大明做主。”

“吾等也一样,所有土地全部上交,由大明做主。”

“好!”

方时高声大喝:“本官就知道,诸位都是为国为民之人,如此高风亮节,该让全大明百姓知道。

尔等今日之举,本官明日便通过宣承司传遍大明,必让尔等扬名天下。”

“多谢方布政使。”

丁思此刻感觉很恶心,有种吃屎的感觉:

[他娘的,年纪轻轻就这么无耻,再过几年还了得?]

[这哪是扬名,这是拿我们当靶子,那些土官怕是要恨不得杀了我。]

方时可不管丁思怎么想,土地一事解决,那么其他事也该一并解决。

“接下来该是土官世袭,你们之中也就丁知县是世袭土官。

丁知县,本官给你选择,要么与其他布政司官员一样,朝廷考核你任职期间的所做所为,而后进行升迁或罢黜,不会因你是回民而低人一等。

要么你就一直在定边做知县,直至寿终正寝,此后由大明指派官员任职。”

丁思毫不犹豫:“下官选择第一种。”

他很明白,选择第二种那是找死,大明不可能让他一直待在任上,只要有需要,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让他病死。

方时微微颔首,随后站起身,朗声开口:

“奉大明洪武皇帝旨意,蒙化州、定边县开启改革,条例如下:

蒙化州、定边县境内土地归大明和里集体所有,县内百姓根据自己的能力向衙门申请土地耕种。

地里产出,一成为赋税上交朝廷,一成为田地租金交于当地衙门,用于兴修水利等等,其他产出均归个人所有。

土地赋税往后将会改变,所耕种土地越多,赋税也越多,最高可达五成。

蒙化州、定边县境内开设儒学,不论汉民、夷民亦或者回民,均可入学,不论身份、不论贫富,儒学学子均可参与科举。

云南汉民和各族土人均可报名参军,为国为民者亦能享受英烈之家荣誉,永享大明香火。

云南各地土司律法由各土官与大明官员一同编修,因各族风俗礼仪不同,当大同小异。

各里、村寨设立里长、村长、甲首等吏员,管理各里各甲政事,里长等吏员由各里百姓推选,五年一推。

…………”

“嘶……”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地主们更是后怕不已,按土地数量收税,都不用土地收为国有,单单这招,他们都不得不贱卖土地。

坐在最后面一排的人,脸上难掩激动之色,他们家里没有土地,没有工具,除了人什么都没有。

有了这些制度,他们生活可以预见的变好,或许将来有一天,自家也能出个举人、进士。

想到这,这些人齐刷刷跪倒在地:

“大明洪武皇帝圣躬万福!圣躬万福!”

“……”

方时双手抬起,示意所有人安静,接着缓缓开口:

“本官希望诸位记住,大明不是蒙元,没有四等民之分,所有认可大明,认为自己是大明一份子的,都是陛下的家人。

希望大明各土司和汉民能够互通有无,相互帮助,不可互相仇恨、械斗。”

“吾等明白。”

与此同时,大理府周边的其他州县也发生这一幕,朱常和吴文两人没有辜负方时的期待。

朱常送走人后,便开始往口中灌茶水,坐在一旁的崔言,满脸赞叹:

“子安,恩师要是地下有知,也得好好夸你两句。”

朱常摇了摇头:“崔叔,你就别打趣我了,要不是方典籍所教,我可是一点都不知怎么做。

幸好成功,要不然可没脸见他,更没脸去见爷爷。”

崔言轻笑一声:“这应该是变法方略内容,难怪陛下要死命瞒着,一丝一毫都不透露出来。

还好你爹请我来,否则哪有机会亲自感受变法过程。”

“宣承司的邸报早就准备好,这次不仅仅要在云南宣扬,还要在整个大明宣扬。

如今九月中旬,科举应该已经定下成绩,也不知谁是一甲前三名。

真希望陛下能送些人过来,云南这边真的缺人。”

崔言轻叹一声:“不止云南,各地都缺人,空印一案将蒙元留下的那些官员连根拔起,肯定要补齐这些缺口。

云南此地,陛下就算派遣官员,也不会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