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157章 天界寺内

话音刚落,一名内侍低着头走进谨身殿:

“陛下,方司柬求见!”

“让他进来!”

朱元璋将奏疏扔到一旁,语气轻松:

“来的刚好!咱正好有事问他。”

不一会儿,方时踩着轻快的步伐走了进来,刚行完礼,朱元璋迫不及待训斥:

“昆明已经拿下,云南目前只剩下西面大理段氏和部分土司。

安南才是重中之重,乌斯藏那边有茶马司和僧人在,你别再去坑他们了!”

方时一脸尴尬,总觉得朱元璋对他有所误会,有误会就得解释,他又不是不长嘴的女主:

“陛下,臣只是想让大明和尚与乌斯藏喇嘛多交流交流,顺便让大明和尚教教藏民们怎么种植青稞。

当然,在闲暇之时,大明和尚说一说史书,比如周王朝时期的羌族,以及文成公主还是可以的,……”

话未说完,直接被朱元璋打断:“行了!天界寺弘道法师前些日子圆寂,各地寺庙都派僧人过来诵经。

你自己找个时间,去天界寺选几个人,此事暂时就这么决定。

都尉府传来情报,安南陈朝目前各地烽烟四起,对占城的战争也一直没有停息。

陈日炜性格软弱,根本没有权力在手,陈朝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你想个办法,让陈日炜继续待在王位上,又不能让他真正掌握权力,还要让安南百姓一直为大明种粮。”

[想不到安南也到了王朝末年,原先的计划得提前了,曲阜那边得马上布置。]

[确实得先保住陈日炜,哪怕没有权力,却代表着陈朝正统。]

半晌之后,方时才缓缓开口:“敢问陛下,目前陈朝军权在谁手中,陈朝太上皇可有权力?”

“军权有一部分在经略使黎国髦手中,其先祖乃江浙人,此人深受太上皇陈暊信任。

至于陈暊,也是废物一个,虽然权力大部分在其手中,却是一个不折不扣汉灵帝。”

朱标适时出声附和:“有外戚专权趋势,黎国髦便是外戚。”

听到这,方时眼神一亮,下意识说出后世名言:

“贫道张角,请大汉赴死!”

“啪!”

刚说完,朱元璋拿起一本奏疏,往方时身上砸去:

“咱让你想办法,不是让你喊口号!大汉早亡了,连白虎通都被你杀了!”

方时一脸尴尬,不由自主得摸了摸后脑勺:

“陛下,汉灵帝还是需要张角来治,安南此地佛教盛行,找个僧人比较合适。

云贵川土司也该治治了,大明不能天天平乱。

占城、南掌、暹罗三国毗邻安南,让他们加入其中更能搅浑安南局势。”

没头没尾的话,让朱元璋有些疑惑:

“僧人咱倒是知道,你想让大明和尚去蛊惑人心,这倒是容易。

土司怎么治?与安南国有何干系?”

“云贵川等地的苗人与安南苗族同属一个先祖,都是蚩尤后裔。

为了帮蚩尤复仇,大明苗人该去安南联合当地苗人,争夺安南土地积蓄力量,总有一天会为蚩尤打下中华大地。”

说到这,方时顿了顿,小心翼翼看向朱元璋,见其没有反应才继续说道:

“当然,想要过好日子的,大明当给予优待,毕竟大明是神农后裔,而不是黄帝后裔。”

“怎么?你想帮苗人建国?不怕他们真的反过来打大明?”

方时露出腼腆的笑容:“微臣会帮他们拿下南掌,顺便帮他们在南掌各地建造蚩尤雕像,还有时时向南掌国民述说蚩尤的事迹。

等时机一到,这些南掌国民自然而然会相信,他们也是中原人士。”

朱元璋轻叹一声:“咱算是明白了,你想以安南国土来吸引那些乱党,等安南一事结束,你再利用这些乱党去搅浑南掌国局势。

经过连年的战争,这些苗人便会对战争厌恶,大明那时候想收苗人之心,便轻而易举。”

“陛下英明!”

朱元璋摆了摆手:“你去写份章程上来,安南那边等曹诚回京,你跟他说说。”

“微臣明白!”

等方时离开后,朱元璋忍不住吐槽:

“黑心肝啊!他怎么就这么损,咱可以肯定,不仅仅苗人,土人、瑶民他都会用这招。

就是不知道,他对那些普通苗人怎么做,该如何让这些人彻底对大明归心。”

“孔家!”

朱标嘴角微微上扬:“方司柬和儿子说过,孔家当遵循祖先之志,行教化之举。

不过这还差个契机,一个让孔家和天下读书人都无话可说的契机,希望方司柬计划顺利吧!”

朱元璋猛得睁大眼睛:“方小子什么意思?看不起咱?

跟你娘说,跟你说,就不跟咱说?怎么?他想造反吗?”

朱标默默翻了个白眼:“跟儿子说不就等于跟您说了?难道儿子也要造反?”

“哼!希望你说到做到!”

???

朱标懵了,良久才反应过来:“爹,你还是饶了儿子,别动不动就想偷懒。”

“好了,你再辛苦一个月,明年正月咱就设殿阁大学士,让吴伯宗等人进宫帮忙处理政事。”

“希望您说到做到!”

“滚!”

方时走出皇宫时正值烈日当空,想了想便往天界寺而去,他要去见一个人,一个专送白帽子的人。

[黑衣宰相姚广孝,本想着让他去西藏,现在只能安排他去安南了。]

想到姚广孝,方时就头疼,他不了解对方,只知道一些只言片语,根本没有把握劝动他。

这种人物强压是不行,忽悠也难,只能尽力劝谏。

不消半个时辰,方时来到天界寺,在小沙弥的带领下,穿过大雄宝殿来到寺院藏书阁。

看着坐在院子石凳上的中年和尚,方时开口试探:

“听说道衍法师精通儒释道三家,诸子百家亦有涉猎,特别是阴阳术数方面无人能及,连潜溪先生都异常推崇。

不知法师可知道本官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闻言,道衍起身行了个佛礼:“方司柬说笑,小僧只是粗通诗文,潜溪先生也是因为诗文而对小僧多加赞赏。”

“这么说,你想不出我因何而来?”

道衍微微颔首:“小僧不知!还请方司柬告知。”

方时随意找了个石凳坐下,也不急着说出目的:

“你觉得张角此人如何?”

道衍愣了下,他想过变法、想过朱标、想过朝局,怎么也想不到方时会跟他探讨一个反贼。

既然问了,道衍还是要回答,一个汉朝人而已,没什么好隐瞒:

“因其造反,导致汉室军权下放,才形成汉末乱局。

若说其为人如何,小僧只有一句话,心比天高,命比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