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152章 哑口无言

邵质还想再开口,朱元璋根本不给他机会:

“好!任何人都需要学,咱当了皇帝不也一样每天看书,每天请教大儒。

张淮虽有失职之处,不过看在其刚上任不久,也没有人教导,此次便算了。

林盛弑父一案,等刑部查清案情始末再决断。

王二冤死、林盛弑父、这桩桩件件足以说明,大明官吏有很大不足。”

说到这,朱元璋站起身,居高临下看着下方众臣,语气带着不容置喙:

“承君志安民生,承志部仿七部制,原国子助教开济为承志部尚书,国子监生陶铸为主事……”

朝廷百官想反对,然而他们找不到理由阻止,或者说他们找的理由根本无法平息舆论,更因为坐在上面的是朱元璋,他们想耍无赖、逼宫都不成。

方时提出承志部是为了什么,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文武百官现在已经可以确定,方时的变法与历朝历代的都不一样。

然而,随着承志部出现,鲍恂也找到了方时的弱点,或者说习惯。

不管是正旦大朝上的变法,亦或者宣承部、承志部,方时总想着做到让所有人哑口无言,让别人找不出办法反对。

对付这种人,只需要耍无赖即可,而朱元璋在位,耍无赖只会死的更快。

[随意落子,却总会串成一条线,一点也不像年轻人!]

[方司柬,我若是拔掉你一颗棋子,你当如何呢?]

[若单单为了承志部,细盐便不会出现在福建,张淮和林盛也不会是最佳人选。]

想到此,鲍恂抬眸看向赵民望:“你上次说过,景川侯世子在福建,而邵武府谢家正准备货物走私海外?”

“是!怎么了?”

“有证据吗?”

“当然!泉州府所有商人都可证明,赵家还有谢家购买茶叶的凭证。”

鲍恂沉声说道:“那就行!你把证据给我,我让人弹劾景川侯。”

赵民望眉头一皱:“如此不仅仅得罪景川侯府,我不会同意。

若没有谢家,福建还能不能掀起大案还要另说,没有大案,吾等变法师出无名。”

“福建那边停下,方时选择建安县必定还有别的原因,我们不能成为推手,顺便试试陛下反应。”

赵民望愣了下,不一会儿便反应过来:

“你的意思是说,谢家参与海贸有可能是陛下所为,晋王最近一直在礼部,也是因此?”

“推测而已,试试吧!”

赵民望苦笑一声:“来不及了!据我所知,福建府大半流寇都被赶往泉州府。

这股流寇联合起来,足有十多万人,全部奔着谢家货物而去。

不仅仅流寇,福建部分卫所,也参与其中,我已经阻止不了!”

“怎么会?”

鲍恂身子微微一颤,眼中满是不敢置信:

“为何?哪怕有谢家参与,何以会闹出这么大动静?”

赵民望轻声解释:“海外诸国虽然利润巨大,可人口总是有限,你多赚一点,别人就少赚一点。

为了抢夺海外份额,细盐他们想拿到,也不会让谢家下场,毕竟谁都知道景川侯府、怀远侯府与永昌侯府交好,而永昌侯府背后又有太子殿下撑腰。

能闹这么大,不仅仅有我在背后推波助燃,江浙那边也应该少不了。

他们一直没办法插手福建官场和卫所,若能闹大,说不定就有可能安排自己人进入福建。”

“算了!”

鲍恂叹了口气:“按原计划实行吧!承志部那边与宣承部一样,慢慢渗透进去即可。”

正如赵民望所言,不仅他阻止不了,任何人都阻止不了此事闹大。

特别是张淮带着林远供状,前往刘家村捉拿刘大山,却找不到人之后,更是让福建、浙江盐商疯狂。

他们付出大量人力物力,派出的探子更是数不胜数,却没有任何收获。

江浙盐商代表齐先生此时也回到建安,刚见到卓中便是劈头盖脸训斥:

“你到底在做什么?为何要阻止谢家?说了几次不要自作主张,你脑子呢?”

卓中沉着脸辩驳:“齐先生,你也收到情报,福宁县林家村村民从村子离开后,便前往莆田涵江口。

刘大山和刘二丫两人从线索看,已经被黄家带走,我们想要配方,只能从涵江口入手。

而谢家货物也在悄悄转移到莆田,若我们不出手,细盐和谢家配合,吾等别说海外份额,大明还有没有我们的份都另说。”

“砰!”

齐先生拿起茶杯狠狠砸向地面,眼中满是愤怒:

“我不知道吗?从我们知道细盐配方那一刻,便掉入对方陷阱。

谁叫你去联系流寇与倭人,还将谢家货物地点告诉他们?

延安侯就在分水关一动不动,你不知道吗?你以为他在等什么?

我已经联系了四川、陕西等地盐商,你现在自作主张,那些盐商还有时间反应过来吗?”

卓中猛得抬起头,脸上满是惊骇:

“延安侯早就准备好平乱?”

“哼!”

齐先生冷哼一声,眼里怒火怎么也消散不了:

“康泰一案让五军都督府彻查天下卫所,可到了福建,却只是随意处理一下。

只怕那时候陛下就想清理福建官场和卫所,由于福建此地山脉众多,又地处沿海。

陛下怕发生卫所将士裹挟百姓,导致百姓要么上山、要么下海,这才缓缓处理。

如今,你成了功臣,将流寇和福建卫所引到涵江口,朝廷大军只要封锁涵江两岸与涵江镇,谁跑的了?

莆田此地乃平原,就算给你跑了,你能跑的过大明铁骑?”

听到此,卓中脸色煞白,吞吞吐吐开口:

“现在阻止不了了!不仅我们,福建商人也动手了,我们该怎么办?”

“现在知道怕了!早干什么去?”

齐先生也是气的吹胡子瞪眼,他本想利用其他地方盐商与福建商人打擂,出了事也与他们无关。

如今卓中勾结流寇、倭人,若是这些流寇、倭人头目被抓,他们就只能等死了。

深吸一口气,齐先生平复自己情绪后,才缓缓开口:

“延安侯此次平乱,必定是从江浙卫所带出的将士,去联系一下,让人一定要杀光倭人和流寇头目。

安排我们的人进入福建和广东盐场,不管如何,细盐早晚有天会替代如今海盐,制盐场所也必定会在沿海,不能垄断就只能分一杯羹。

剩下的就交给我,你不用知道!明早就离开福建,此事还需要尽快和其他人商议。”

“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