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112章 下酒!

朱棡沉思半晌后开口:“爹,可是这样就不好管百姓了,读了书哪里会安心去种地。”

“呵……”

朱元璋嗤笑出声:“肚子饿的时候,别说读过书,他就是成过仙也得老老实实种地。

谁也不是傻子,活不下去了谁管你是皇帝还是天子,能造反就造反。

活的下去,谁去造反?嫌自己活的太久吗?

算了,就你这猪脑子,怎么说也听不懂,没事就看你娘去。”

“有事,怎么没事!”

朱棡急忙说道:“老四在封地天天就带着一百来人,去草原找蒙元打架。

这次大战更是就带着十几个,想学冠军侯去找蒙元朝廷,连命都不要了。

弟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要帮他管理燕王府,还要天天担心他,眼睛都快哭瞎了。”

朱元璋放下奏疏,一副早已看穿的表情:

“想让咱也打老四一顿是不是?你就是不说这,咱也会揍他一顿,你们兄弟几个都跑不了。

本来还找不到理由,这次算你有功,今年让你大哥多送点东西给你。”

朱棡面色一喜:“爹,这可是你自己说的。”

“滚!”

“马上,儿子立刻就滚。”

朱棡走后,朱元璋望向殿外声音有些低沉:

“开封府上下咱已经让率性堂学子上任,不过开封知府还需经验丰富的官员,只能从别的府县调任。”

朱标拿起一本奏疏,随口应下:“儿子过会让赵尚书进宫一趟,他应该有人选。

如今先让状元郎行知府之职,解决好灾民安置问题,也趁机修修堤坝。”

“呵呵!”

朱元璋冷笑一声:“一个湖广粮商就能拿出三十万石粮食,可见有多少人把粮食放在仓库发霉。

他们收购开封府仓粮,怕是就为了等这一天,让所有百姓倾家荡产购买他们粮食度日。

若不是都尉府没人,咱这次定要剥了他们皮挂在城墙上。”

“读书人、林家、九江、还有朝廷的赈灾粮,开封府那边能做的已经做了,现在只要等好消息就行。

目前最重要的还是两浙盐务,这里面牵连的人不是一个两个。

真全杀了,会出大问题的,科举出来的读书人毕竟经验不足。”

“这事你别劝咱,盐关乎民生,必须从重处罚,不能有丝毫心软。”

见朱元璋态度如此坚决,朱标暗暗摇头,也没再继续劝说,而是转移话题:

“方司柬最近神神秘秘的,去了一趟吏部后,便给蓝封去信。

里面内容让儿子不明所以,总觉得又要搞出什么大事。”

“随他去吧!上次蓝复,这次蓝封,下次说不定就是蓝英,总归都是蓝玉义子,出不了事。”

蓝玉义子出不了事,方时则差点一命呜呼。

此刻方时正满脸通红,端着鱼汤准备送入嘴中,刚碰到嘴唇,一声惊呼打断他的动作。

“相公,你脸怎么这么红了?”

话刚说完,不等方时有所反应,蓝溪像是想到了什么,厉喝一声:

“请太医!”

一旁的小荷被这声厉喝吓得一个激灵,匆匆跑出门外。

方时缓缓放下碗,语气森冷:“封锁永昌侯府,任何人不许进出。

从食材到厨房,再从厨房到餐厅,凡是接触过的全部找出来。

这个房间也一样,一丝头发也不许动,违者送往都尉府。”

话落,方时对着蓝溪轻声说道:

“扶我回房。”

蓝溪看了眼还愣在一旁侍女:

“愣着干什么?按姑爷说的做。”

说着,蓝溪已经将方时扶起,慢慢向房间走去。

一回到房间,方时便拉起衣袖,见身体肤色正常松了口气:

[还好不是烈酒,要不然真得死。]

“没什么大碍,应该是怕被发现,没有加太多,又或者只是一次试探。”

蓝溪长长呼出一口气:“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没事也得有事!”

方时眼神微眯,他不可能一直这么防备,正旦大朝后遇袭,宣承部一事又被下酒,这还没开启变法呢。

想到此,方时一脸认真看着蓝溪:

“接下来你就当我快死了,等都尉府的人到了,就把事情闹大点。

若是不知道怎么演,便随便找个勋贵打上门,发挥你的优势。”

蓝溪翻了个白眼:“你这不是让我咒你吗?”

“这次是酒,下次要是毒怎么办?要让对方认为酒有用。”

“行,我明白了。”

方时微微颔首,便躺在床上,一副气若游丝的样子,声音也变得死气沉沉:

“夫人,我死后你要记得快乐!”

“噗嗤!”

蓝溪忍不住笑骂道:“你放心,等你死了我就开流水席,大摆三天三夜。”

说完,蓝溪转身离开,等她出了房门已经黑着一张脸,眼眸中满是怒火。

而另一边在坤宁宫吃饭的朱元璋,在听到消息时,直接把口中的饭喷出去。

“你说什么?咱没听清。”

“方司柬被人下酒,目前生死不知,永昌侯府不许任何人进出。”

“下酒?”

朱元璋冷声呵斥:“蒋瓛,下毒就下毒,是不是咱太给你脸了!”

“重八,你忘了方小子不能喝酒?”

说完,马皇后对着蒋瓛吩咐:“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把戴院使叫上。”

“微臣遵旨!”

这时,朱元璋也反应了过来,眼中杀意疯狂涌动:

“刺杀还未找到真正的凶手,现在又出现这事,他们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今日能对方小子出手,以后是不是也可以对咱出手?”

马皇后这次没有劝说朱元璋,而是轻叹一声:

“这次应该也查不到,对方必定杀人灭口了,说不定连尸体都没有。

想要方小子命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勋贵、文武百官、豪绅地主、天下读书人都有可能是凶手。”

“啪!”

朱元璋将手中筷子扔到桌上,语气冰冷:

“不用想,不是文官就是曲阜,宣承部可还没出来多久。”

“来人!召宣承部尚书钱唐、礼部尚书邵质、吏部尚书赵好德觐见。”

“喏!”

马皇后好奇问出声:“重八,你这是想干什么?”

“给曲阜送个牌坊,顺便将文宣王的名头传遍大明。”

朱元璋眼神透露出狠意:“咱要看看,那些读书人敢不敢冒出头。

加上京城官员考核,看看有多少人该杀。”

“妹子,你先吃饭,咱去忙了!”

马皇后点点头:“去吧!”

望向永昌侯府的位置,马皇后心中叹息:

[千万别出事!这是真正不贪名利的大才,不该就这么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