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97章 柏丛桂

比起李景隆,王政脸色更加难看:

“这么说,我们是被方司柬利用了?造林是幌子,运送救灾物资才是本意。”

“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造林不能治河吗?没跟你们说时间跨度长吗?

你们就算现在回去,单单及时运送救灾粮食,便是大功一件还没有任何风险。”

说到这,蓝复嘴角微微上扬,脸上满是讥讽:

“若这都算利用,我巴不得天天被人利用。”

王政没有反驳,他不得不承认蓝复说得对,也正因如此才让他心有芥蒂。

而李景隆接下来一段话,彻底打消他的芥蒂:

“王小二,可还记得第一次见方司柬,他对常森说的话。”

王政低垂眼眸陷入沉思,想了半晌也没想到有关救灾一事,不由得摇摇头。

蓝复缓缓站起来:“你们慢慢聊,我还有事。

我提醒你们,太子殿下既然给我临时调动河南都司的权力,便说明他有多看重。”

等蓝复走后,李景隆才开口解释:

“方司柬说要送份礼物给常森,怕是早就想到这一天。

商人林易是方司柬原先的邻居,加上我们带来的东西,所有救灾物资已齐全。

这说明,方司柬已经可以肯定今年黄河决堤。”

“不可能!”

王政惊呼出声:“怎么会有人能算到天灾,就算诸葛孔明也算不出。”

“或许是巧合,可以肯定的是,太子殿下和方司柬非常看重军队参与救灾,我们不要节外生枝。”

闻言,王政眼中精光一闪而过:

“九江,你们先回去,我跟着蓝复去看看他怎么救灾,或许我以后也用的到。”

[如今定远侯爵位没有世袭,就算将来老爹再立功,爵位能够世袭也轮不上我。]

[我也需要一些功劳,不能被大哥比下去。]

对于王政的想法,李景隆只是淡淡瞥了眼,他虽自视甚高,却不是傻子。

王政此人说白了和蓝复没什么区别,都想着封爵,只是定远侯如今也在学习朱元璋,只专心培养嫡长子,其他儿子不怎么上心。

“随你,我带着常家两兄弟去周边府县收些粮食,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与此同时,黄河沿岸孙家渡口,一名中年人正骑着马静静望着河水。

“轰隆隆……”

雷鸣声不时的响起,令中年男子眉头微蹙:

[连日大雨,上游泥沙流失严重,不用三天,这种雨势再继续下两天,对岸原武县最先遭殃。]

[郑水、沙河等黄河支脉也会迎来暴涨,中牟此地必定遭殃。]

[若雨势再大点,祥符朱仙镇、新城两地也会被淹没。]

自小学习怎么治河的柏丛桂,很快就想到连日下雨对黄河会产生什么影响。

从洪武九年开始,柏丛桂便进入朱标的眼中,一直将其视为治河大才。

此次也是因为宝湖堤修筑完毕,才想着调柏丛桂来河南,为以后治理黄河做准备。

“轰……”

突然,天空一道炸雷响起,大雨倾盆而下,柏丛桂伸出右手,看着豆大的雨珠掉在手中。

紧接着又抬头望着天空,不一会儿脸色大变:

[不好!看天象如此大雨起码会持续一天,祥符县城都有危险,得尽快回去。]

突如其来的大雨不仅令柏丛桂惊骇,蓝复也有些骇然,口中不由得疾出声:

“林山、林山,原武那边退伍将士有送信过来吗?”

“没有!”

闻言,蓝复面露纠结,他现在不知道该不该上疏给太子,若没有发生灾情那是欺君;若没有及时上疏,或许会影响到太子计划。

看着蓝复进退两难的神色,王政好奇问出声:

“你怎么了?一副为难的样子?”

“我在想要不要六百里加急,将灾情送到京城。”

“现在就写!”

王政看着地面上积水愈来愈多,满脸坚定:

“想要功劳哪能不冒险,你若不敢,我替你上这奏疏。”

[他娘的,我就知道你留下是抢功,做梦!]

[最多给你喝口汤,大头一定是我的。]

“不用!我现在去写奏疏。”

说着,蓝复走进屋内,片刻后便拿着一个小竹筒出来。

“林山,六百里加急尽快送到太子殿下手上。”

“喏!”

蓝复并不知道,开封、河南、怀庆三府连日下雨,早被都尉府注意到并传给朱标。

自从朱标隐隐猜到方时的计划,便让都尉府时刻注意黄河边上的情况。

这才有了朱标在知道河南连日下雨后,匆匆来到谨身殿。

“标儿,出什么事?”

朱标将奏疏递给朱元璋:“黄河要决堤了,九江他们的粮食、药材怕是不够,朝廷得尽快出发准备救灾。”

???

朱元璋彻彻底底懵了,这与李景隆有什么屁关系?

“那个,标儿,你刚刚说什么?咱没听清楚。”

“该让朝廷准备救灾。”

朱元璋又看了眼奏疏,确定自己没看错,才轻声开口:

“标儿,这八字没一撇,只是连日下雨而已。”

这下轮到朱标傻眼了:“儿子没跟你说过?方司柬为这一天,从年初就开始准备。”

“说什么?你什么时候跟咱说过?”

朱元璋瞪了朱标一眼,随后对着殿外大喝一声:

“让方小子滚过来见咱!”

“标儿,你说方小子能未卜先知,年初就知道河南布政司会发生灾情?所以才让九江、蓝复去河南?”

“儿子也是猜测,等方司柬来了直接问他。”

一刻钟后,方时从翰林院一路小跑过来,等到了谨身殿额头已布满汗水。

“拜见陛下、太子殿下!”

“免礼!”

朱元璋眼睛死死盯着方时:“方小子,河南雨水连绵不绝,是不是要发生灾情了?”

方时低垂眼眸,满脸平静:“九成九会发生洪涝,原武此地必定躲不过去。

若雨水再大点,开封府祥符县或许都会被淹没。”

“呵呵!”

朱元璋轻笑出声:“也就是说造林什么的都是无稽之谈,你就是想让九江带粮食、药材、帐篷等等过去救灾。

方小子,你可比你老师厉害多了,都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巧合而已!从史书上看,黄河时不时会泛滥,微臣只是未雨绸缪。

黄河最大问题就是上游水土流失严重,造林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

“好了,就算你是巧合。”

朱元璋没有太在意,他也不信有人会未卜先知,最多就是通过蛛丝马迹,推断出一丝丝可能性:

“说吧!若真发生灾情,接下来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