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53章 欢呼声

次日清早,方时正在书写历朝历代‘以工代赈’的例子。

忽然,整座军营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陛下万岁!”

“陛下万福!”

“…………”

[万寿节到了?]

方时愣了愣,他明明记得只有万寿节才会喊万岁、万岁、万万岁!

欢呼声经久不衰,方时心中充满好奇,不由得往营帐外走去。

随意拉着一个将士问道:

“今天怎么了?”

将士一脸兴奋:“方司柬,以后只要大明不灭,我死后永远都有人祭拜扫墓。

不仅如此,我要是战死,没人敢欺负我的妻儿,连勋贵也不行。

陛下不愧是农民选出来的,真为我们这些普通将士着想,你说是不是。”

看着将士一脸激动的样子,方时笑了笑:

“那你可千万别去欺负老百姓,这都是陛下代表老百姓给你的。”

“他娘的,欺负农民就是欺负陛下,俺看谁敢?老子砍了他脑袋。

明年去云南,俺直接冲到最前面,不灭了蒙元,都对不起陛下。”

方时也是一脸喜意,这代表着朱元璋已经同意他的奏疏,军队参与救灾也会执行下去。

[不能忘乎所以,朱元璋能赞成是因为他是农民,他知道民稳大明才会稳。]

[他是为了朱家,不是为了天下百姓,我必须小心再小心,一步一步慢慢来。]

方时明白京营这边是没问题,那些卫所就不一定,天高皇帝远。

再好的政策一旦执行不下去,说什么也没用,哪怕朱元璋是鸿钧转世都没用。

正如方时所想,唐敬祖又在和他父亲唐胜宗抱怨。

不同得是这次唐胜宗没有以前的淡然,而是轻微皱着眉头:

“爹,这要是让那些将士知道,军权可真不归我们了。”

“慌什么?”

唐胜宗厉声呵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临川侯外甥康泰,是个没脑子的,等诏书传遍大明,找个机会试试看陛下有多大决心。”

唐敬祖疑惑出声:“胡斌不更合适,临川侯嫡长子更能试探出。

以儿子的想法,还是用常家老三最好。”

“你疯了?开平王的儿子你也敢碰?”

唐胜宗怎么也没想到他的儿子胆子这么大,猛得站起身:

“你要是想死,我现在就送你去见祖宗,以免九族尽灭。

胡斌你确定能骗过他?别偷鸡不成蚀把米,他姐姐可是贵妃。”

看着唐胜宗择人欲噬的表情,唐敬祖缩了缩头:

“我知道了,爹!”

“我知道你一直和那些人接触,接触可以,别被当刀使。

你爹是侯爷,也跟着陛下立过很多功,只要不是太过分,陛下看在往日情分,起码能保住富贵。

若是你对常家出手,那么也别怪陛下不念往日情分,对我们下手。”

唐敬祖有些不解:“太子妃已死,常遇春也早死了,陛下为何还这么看重常家。”

“蓝玉和冯胜。”

唐胜宗轻声解释:“常茂是冯胜女婿,蓝玉又是常茂的舅舅,这两个勋贵天然就是站在太子身边的。

动他们就是动太子的班底,陛下不杀你杀谁?勋贵再亲能亲的过儿子?还是最看重的儿子。”

唐敬祖流下一滴冷汗,他确实忘了常茂还是冯胜的女婿这一件事。

“儿子知道了,康泰那边儿子会弄好,不会让都尉府查到我。”

“去吧!”

对于这个儿子能力,唐胜宗是知道的,别的能力不忍直视,可阴谋诡计是层出不穷。

唐胜宗明白,他早已不受朱元璋信任,若不是现在各地叛乱需要用他,说不定早已夺了兵权。

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后人的富贵,哪怕以后爵位被夺,后人也不至于再次过上朝不保夕的生活。

不仅仅延安侯府,其他勋贵各有各的心思,大多都是因为没有和皇家联姻,心中总有一丝担忧。

而听到消息的蓝复,心中激动不已,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去中军营帐找蓝玉。

然而,此时蓝玉并没有在军营,而是在东宫与朱标商讨征伐西南一事。

“舅舅,若是颖川侯明年六月不能归来,你就是征南将军。

若是能归来,你就是左副将军,沐英哥会是右副将军。

这是孤能给你争取的最大机会,一切看天意。”

蓝玉笑嘻嘻应道:“有这机会足够了,我本以为能做个左副将军就行,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征伐云南时,军纪要弄好,那边也是大明子民。

攻下云南后,大军就地屯田,等父皇诏书才能回来。”

蓝玉不明所以:“为何?西南打完还要打哪里?交趾吗?”

朱标摇摇头:“不是,军队先驻扎在那边,一切都要等云南打下之后才知道。

还有,找个军纪好卫所,把这任务交给那些将士,一定要弄好。”

蓝玉接过朱标递过来的纸张,看一遍,没看懂。

仔细再看一遍遍,这才明白个大概:

“太子,让军队参与救灾,这不是浪费将士吗?打仗还缺人呢。”

“暂时只需要一个卫所,问题不大,真出问题也能及时解决。

你先好好挑挑,等明年再报上来。”

蓝玉想都没想:“这事,怕是除了蓝复,其他人都不会尽心去做。

也只有他,为了立功,别说军纪、参与救灾,让他一个人到草原找元廷他都会去。”

“蓝复?”

朱标低头思忖,他知道蓝复,这人确实喜欢立功,哪里有危险就去哪里。

除了张扬些,也没有其他毛病,然而就因为张扬、爱显摆,容易得罪人。

[唉,这爱显摆性子跟二弟一模一样,所幸一直没有犯忌讳。]

想到这,朱标沉声说道:“上次辩论一事还没给他奖励,这次就给他一个机会,能不能把握住看他自己。”

“行,这次便宜他了!”

军队改革、朱襄氏、国子监辩论,说来说去都是一件事,那就是天心即民心。

军队一事并不能阻止,应天府百姓对于国子监辩论的讨论。

在朱元璋、陈遇和汉儒学派的有意推波助澜下,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才停止。

方时本准备回家和另外两个单身狗一起过年,哪知刚出营帐蓝玉就过来了。

“方小子,你去哪?”

方时行了一礼:“岳父,回家过年,王一他们已经准备好了。”

“不用回去了!”

蓝玉大手一挥:“我已经派人告诉他们,你要跟我去永昌侯府过年。”

方时有些为难:“这不好吧,毕竟还未成婚。”

方时是真不想现在去见,尴尬的要命,而且什么礼物都没准备。

“废什么话!”

蓝玉直接拉起方时:“我是武人,没学过礼仪,你也不用管这些。

你放心,不仅仅是你,蓝英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