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总裁豪门>流浪南方>第350章 飘零在广州(十)

我在前面的“中八”路口的公交站下了车,然后退回过去,走到那小区门口,按广告牌上写着的电话号码打过去,对方说:他们已不找人了,让我到小区里面的物业公司去问问看,物业公司招不招人?原来他不是小区物业公司的。

这是个有二三十年房龄的小区,规模还比较大的。我站着的地方是小区的西门,大门口有个五十来岁的保安在站着值岗。我问他小区里面还招保安吗?他说他不知道。然后我说要到里面的物业公司去一下,他放我进去了。

找到物业公司,是在小区东边的一排辅助用房里,紧靠着社区,边上也有几家小店,是个配套完善的老小区。

走进物业公司的大厅,看到前台里面有个年龄颇大的大姐在办公,我问她这里还招保安吗?她说不清楚,帮我问一下,然后她扯开嗓子向里面喊:“某某,这里还招保安吗?”。我站在前台柜前,等里面回应,抬头看,墙上贴着的物业公司名称居然是我的“老东家”!

汗颜!“老东家”管理的物业项目,真是遍地开花!

我知道没必要再问了,不可能刚离职,又去同家公司应聘的。

跟那个年长的前台大姐聊了几句,她说:你干嘛离职呢?现在像你这种年龄的都不招了。我说我们那个项目没要求。

退出来,在门口的椅子上休息了一会,从北门离开。北门那里站了个四十来岁的保安。看来这里的保安比我们那里要难做,是要站着值岗的,难怪我们那边工资那么低,那些同事还是不想走。真是一份辛苦一份钱,别去眼红人家工资高!

又回到“中八”路口刚才下车的那个公交站,转了一圈,白浪费了二块车票钱,坐车回到了住地。

回到住地,时间还很早。下午四点多的时候,上午去应聘过的那个医院的人事胡女士打电话过来说:她跟领导汇报过了,领导说,还需要增加做一个“熬中药”的工作。

我说:我没熬过中药呀!

她说:熬中药很简单的,就是把中药材放到锅里去,然后可以坐在边上玩手机,到“点”了去把锅端掉就行。

我说:“行吧”。

她说:“那你同意了的话,就到明天下午来上班”。

我说:“好的”。

随后我又问:“几点过去合适”?

她说:“下午四点吧”。

至此,总算确定了,我向女儿通报了这个情况。

下午四点三十分的时候,我对女儿说“医院回复过来了,让我明天下午去报到上班”。

女儿问我:“你去不去?”

我说:“我得去了,没办法了”。

的确,我真的需要离开这里了,从十八日离职起,一直住在这里,虽然公司也没人来讲,催我走,但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每次经东门大堂回宿舍,我都避着原来的老同事,真的很尴尬!

并且这几天一直在外面奔波找工,我已很累了,我对女儿说了句:“这几天在外面奔波,身体也差了”。我真的已没力气,没心情再去找工了。

女儿回复说:“你身体总不舒服,得去看看”。

我又对女儿说:“然后下午打电话过来说,白天要我熬下中药”。

女儿说:“熬中药也行呀。”,

“熬中药对你身体好。熏药很好的。”

女儿又问:“但是你不是说医院是晚班吗?”

我回答说:“估计它就一个人”。

女儿说:“去医院也行。但是你口罩一定要带好。然后不要和人起争执。医院患者有的脾气不好。”

“最好离远一点。非必要不出面。”

又说:“医院应该吃的不会差。总不会差别对待!”

女儿又问:“那你什么时候搬过去?”

我说:“她要我明天下午四点过去”。

女儿说:“你的烧饭的工具最好也带去。这样有时可以自己烧一下”,“煮点汤喝”。

我说:“明天暂时不带”,

又说:“问了,她说被褥好像也可以暂时不带”。

女儿问:“这边的宿舍里还给你放吗?”

我说:“应该没事,没人说”,

又说:“离住地不是很远,但公交车没到门口,需翻过一个大立交,有些不方便”,

“我打算把炊具放弃了,让同事他们用算了”,

“明天拉个箱子去,有空再来拿另一个大包”。

女儿说:“行吧。”

我又说:“其实还是那张席子不舍得”。

女儿说:“那你带走呗。”,“不带走到时候又要买。”

我说:“不好带”。

又说:“我明天先过去,不行过几天来拿”。

女儿问:“席子多大的?”

我说:“900宽的竹席,双面的,挺好,挺好的。等下我去洗一下”。

女儿又说:“碗筷和锅还是带去的好。你想用就能用。”

我说:“锅肯定不带了!碗带两个去就行。估计也是备着。”

女儿说:“那好吧,随你”。

她又说:“我怕还要让你处理医患!”

我说:“有什么医患?白天应该是整个医院有人管的。可能外科是独立或者承包出去的,晚上估计只有外科营业。”

女儿说:“哦。明天先去了再说”。

我最后说:“可能得买个烧水壶”,“这里,我用的是人家的”。

女儿说:“我给你买个烧水壶过来。”

是的,我合算了一下,去那医院上班,可能除了烧水壶,什么都不缺了,有吃有住,连床上的被褥都有,还能缺什么呢!我觉得这个工作真是太适合我了。

谢天谢地,总算解决了我最想解决的吃住问题。

晚上,我向同宿舍的人宣布:我找到了个医院的工作,明天终于可以搬走了。

(没想到,第二天又出个变故,以至于,以后的更加心酸的找工经历,我都不想,也没有再向别人讲了)。

于余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