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总裁豪门>流浪南方>第344章 飘零在广州(四)

我走进拦着车道杆的所谓“大门”,里面是条水泥便道。水泥道右侧有几间小房子,左侧的路边则停了几辆可以坐人的草坪机。水泥道则是曲折着一直往小树林里延进去。

站在大门口,一眼看到的,是除了这条水泥道外,还有就是前面二三百米外的一个小山头,而山头的这侧山脚下,有个小湖。

往里走个几十米,有个叉口,一条人行道沿着湖边往里伸进去。而前面一二百米,则有一处低矮的房子落在湖边。

我就站在叉口上给这里的负责人打电话,他说公司就在湖边的矮房子里。

我走近矮房子看,这是临湖的几间一层建筑,装修的颇像“农家乐”。

房子跟湖边间有块道地,上面搭个棚子,棚子下摆了二张茶桌。那负责人就坐在这里跟我谈话。

这是一个身材高挑的中年男子,穿着、气质就是一个不种地了的农村人。

他先让我填了个表格,然后问我是哪里人?之前做过什么工作之类的问题。

然后他说,这个岗位是要在烈日下工作的,他怕我吃不消。又说,以前也有几个城里人,想换种生活方式而到这里来上班,结果坚持不了几天就走了。

他说,农活是几个人在一起干的,如果你干不过人家,别的人就会有意见,你也做不下去。

他又说,像你这样的还是到城里去找个合适的工作做比较好。

他还说,他多次跟招聘的人事讲过,这里地方偏僻,不要随意让人过来面试,耽误人家。

我听了说,这不要紧的,就当是过来玩一下。

他说他还有事情要去忙。我问道:我能在这基地里看看吗?

他说,你随便玩好了。

于是我起身告辞,自己独自到基地玩去。

沿湖边的草地上走回去,草地上也种了些水果树。

走不多远就到了小湖的端头,也就是大门口进来这条水泥道了。

沿水泥道往里走进去,路边两侧都种有树,但树木并不高大,应该都是移植过来的。

走了大概二三百米,过了小山头的山嘴,那边山坡下有块岙地,大概上百亩的大小。在岙地里种有像芭蕉树等农作,而路边,则立了不少介绍植物的知识牌,应该就是为学生准备的。

这里,鲜有人进来,很清静,特别适合野炊。当时我在想,我有钱了,一定要到这里来野营一次。

整个基地,其实没啥好玩的,就是一个“农家乐”式的营地。如果说还有点惊喜的,就是那个小湖不错。

幸好我不是出生在山区的,否则人家一定会说,这种场境在农村比比皆是。

还要赶下一场的应聘,我也不敢久留。看了一下,便匆匆沿原路返回了。

又回到坐公交车过来的那条公路,这次我不去立交桥下面的公交站了,而是退回去,到慕园村那边的公交站,我倒要看看到底去哪个公交站比较方便。

沿马路走回去,到达慕园村公交站,刚好也是一点七公里,其实这基地就在两个公交站的中间,路程是一样的。

慕园村,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农居房跟内地农村没啥区别,比江浙的农村要差远了。

等了有一二十分钟,有个公交车过来,问了一下是到地铁站的,但车票要三块钱,上了车,才知道是去到另外一个叫“高塘石”的地铁站,而不是黄陂站,是比黄陂站更远了一站。反正上了地铁,哪里都能到,我也不慌,就坐了那个公交车去到了高塘石地铁站。

在高塘石地铁站坐了四站地铁后,到达暹岗站,这里已经是快到整条地铁线的终点了,离我住地更远,只是通地铁,比较方便。

出暹岗地铁站,过了马路,便是我要找的酒店,很方便。

这是一幢只有十来层楼的酒店,并不是很大。走近去看贴在墙上很小字的酒店名称,果然叫“总部酒店”,真不理解为什么要取这么个有岐义的名字,难道近万个汉字中,只有“总部”两字,他们才认识?

我跟招聘的打了电话,确认是在这里,他叫我进去。

我走近酒店门口,大堂的玻璃门关着,透过玻璃,看到里面灯壁辉煌,知道是个档次很高的酒店。

但门口里,并没有人员在进出,门口外,也只停了一辆高档的“奔驰车”,找了一圈,看到一个很瘦小的礼仪岗保安坐在门外花坛石上在玩手机。

我估计这里客人很少,管理也很松懈,就是说,上班要求不高。

这时,大门外,只有我和保安两个人。他接了个电话,然后问我是不是来应聘保安的?我说对。他说带我过去。

我跟着他来到了大楼后面的停车场,从停车场这边上半层室外踏步,进了房间。

这是一个不大的办公室,其中一角隔了一个小间。

进去时,看到一老一少两个人在谈话,其中年青的,就是跟我联系的那个招聘人员,毛三十岁,长的有点胖胖。

他叫我去里面小间填表格。他们则继续在外面谈话。我填完表格,他继续让我等会。等他们谈完话,才叫我出去面试。

所谓面试,就是在聊天,因为根本没有像正规面试的样。

那个年老的坐在一张靠墙桌子的一端,年青的坐在离开了桌子的另一端,我则坐在他们两人中间的桌前。

主要是年老的在问我,他有六七十岁,很瘦,说话声是从喉咙底下发出来的,很哑很轻很低,我只有在“港片”里听过这种声音,但他的发声比电影里表现的还甚,不竖着耳朵仔细听,根本听不清楚。应该是生过病,动过手术,才变坏了的。

他问我是杭州哪里人?我想他怎么问的这么细啊?不熟悉杭州的,哪会问杭州哪个区域。我回答说,我是杭州南的。他说杭州南他知道。我问他,去过杭州南吗?他说他是江苏南通人,经常去杭州南。

江浙本是一家,并想到是半个老乡。

接着那个穿着粗布工装的年青人问我,是想上十二个小时的班还是上八个小时的班?我说3000块8小时跟4000块12小时比较,我肯定是选上8小时的班。他说你还挺会算帐的。我说这钱是靠幸苦赚出来的,多上四小时的班才多了这点钱,我肯定不干。

然后那年老的说,“就他吧!”

我问:那我明天过来上班吗?

那年青的回答说,让他们先走个流程,明天给我确定。

我说好的,要他早点回复:路太远,过去要二个小时,迟了我来不及过来。

出门来,我感到很开心。想不到这个工作得来的这么容易!

我觉得这里很不错,虽然地方偏僻点,但也算是市区,并且有地铁,也方便。

离开酒店,我给女儿报喜,说在这里找了个酒店的活,基本上谈好了。还不错。

女儿问:是三班倒吗?

我回说:没仔细说,应该是。

又说:离地铁站很近。

然后把下午跟那招聘的聊天记录发给女儿看,说:这就样谈的内容。

出门后,匆匆走到边上的地铁站,已是夜晚五点四十分了,天也开始黑下来了,可我还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回去。

光是今天的车费,就花了有二十块钱,但想到这么快能找到工作,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于余暨

(去营地的找工,是第一次没有跟女儿进行过通报。也是我第一次跟人讲述了这个找工经历。我觉得那个营地的人很实在,印象很好。之前跟那个招聘的小姐姐有过微信,但现在已找不到了,为了讲述这段,我查了好久的地图,才想起了它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