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293章 童工

黄彬觉得方时此刻根本没有精力去管天然沼气,李善长一直在对付他。

只要天然沼气与变法无关,他可以尽情去做,火井又不是农田,朱元璋根本不会去管。

“打听清楚林家接下来要做什么,我们也要分一杯羹。”

“是!”

不仅黄彬,其他人对于方时前往林家也异常关注,林家近几年背靠方时不仅赚取大量钱财,还得到为国为民牌匾,连朱元璋都对林家大加赞赏。

若火井所带来的利益让勋贵们觊觎,那么被拐孩童回家,足以让贪财的文官疯狂。

刘庸这个礼部郎中也是其中一人,他的孙儿回来所讲述的事情,让他明白了一件事,变法势不可挡。

“爷爷,我在那里每天只吃一顿饭,连肉都没有,他们都是坏人。”

刘庸摸了摸刘新小脑袋,给他夹了个鸡腿,笑呵呵劝慰:

“多吃点!以后爷爷替你打坏人。”

“爷爷,我要那些坏人也去搬染料,挑水,还要他们每天只吃一顿饭”

“乖孙受罪了,你在工坊那边每天要搬多少染料?”

“不知道,一天搬到晚,每天都有染料从外面运进来。

我们十多个小孩子,每天都要搬到晚上。”

刘庸又夹了一块鱼肉,柔声细语:“告诉爷爷,你还在那边工坊见到什么?”

刘新歪着脑袋想了一会:“没什么了!就是每天都有很多人到那边拿布,那些人为了抢布,都打了好几次。

还有好多银子,他们也送我一个!”

说着,刘新在身上一阵摸索,从怀中拿出一块银色元宝放在桌面上。

刘庸好奇拿起来,紧接着脸色一变:

[十两?]

旁边的刘静见到刘庸脸色变化,一脸狐疑:

“爹!怎么了?”

刘庸深吸了口气:“是真的!有十两!”

说完,刘庸对着刘新轻声开口:“乖孙,你好好吃饭,爷爷和你叔叔去找坏人。”

“爷爷,别忘了让他们搬水!”

“好的!”

刘庸对刘静使了个眼神后,便起身离开。

两人刚进入书房,刘庸便迫不及待问出声:

“此次这些被拐孩童死了多少人?是锦衣卫率先找到,还是刑部?”

“没死人!从刑部那边探听到消息,是锦衣卫从退伍将士口中查探到的。

这些孩童大多都是在福建、浙江、山东、河南四地找到。

罪犯也全部落网,目前正关押在锦衣卫诏狱。”

“锦衣卫!退伍将士!文官!”

刘庸陷入沉思,手指无意识敲击着桌面,良久后自嘲一笑:

“自作聪明!真是自作聪明!方司柬,老夫算是怕了你。”

“爹,怎么了?”

“你侄儿怕是一直在锦衣卫看管下,这次送回来是让我们做出选择。”

“不可能!”

刘静高声辩驳:“陛下虽然暴虐,可一直堂堂正正;太子殿下更是仁义之君,怎么可能做出此事。”

“他们做不出,不代表方时做不出,为了变法他是无所不用其极。

若是没猜错,韩国公和方时两人针锋相对,是演戏给别人看。”

“更不可能!韩国公是何人,他怎么会在乎方司柬,又怎么会配合方司柬去演戏。”

刘庸摇了摇头,没有继续解释:“写信回老家,让你伯父把土地卖了,准备支持变法。

此次变法定然与工坊有关,让你伯父建些工坊,卖酒、卖衣服、卖茶叶等等,只要海外诸国喜欢,大明百姓所必须的东西都可以做。

若是不知怎么做,便派人去曹县和云南看看,土地不能留了!”

刘静满脸不敢置信:“爹,那可是大明开国后积累的土地,族人们都靠着它们,现在卖了族人们不会答应。”

“工坊会优先招收族人们进去,没有土地也能活下去,再说变法开启后,他们也会分到该有的土地。

能劝则劝,不能劝的让他们自生自灭。”

看着刘庸一脸严肃的样子,刘静轻叹一声:

“知道了!”

孩童回家后,所带来的是连锁反应,加上朱标在朝堂上对曹县的赞赏,以及不经意间透露出变法方略,让这些文官开始让自己亲戚去开工坊,做生意。

布坊需要水车和织布机、制衣坊需要大量绣工、陶瓷坊需要石匠砌窑、不管做什么都需要大量工匠。

而最精湛的工匠都在工部,次一点的也在前段时被勋贵们拉走。

由于朝廷徭役加上匠籍制度的弊端,使各地工匠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为此,这些人不惜加大月俸,甚至提出可以为工匠去掉匠籍的条件,只为多找些技艺精湛的工匠。

一时间,各地工匠的地位大涨,生活水平也极速提高,哪怕最普通的工匠,也能得到良好的待遇。

比起这些工匠,被权贵们拉拢的工匠,生活就苦许多,不仅每天只能睡两个时辰,还要时不时被责罚。

然而,对于方时来说,这些钻研天然气管道的工匠生活还是太好了,需要继续给予压力。

在方时的授权下,李景隆当着京城百姓的面,给予一个来自山西的工匠五万两银子,此举令整个应天沸腾。

“五万白银,白花花的银子啊!这还只是完成一半,若真能弄出来,几辈子都吃穿不愁。”

“什么几辈子,那是几十辈子的富贵生活。”

“听说是缺个东西让天然沼气会露出来,导致只燃烧了半个时辰,只要搞出个东西让它不漏出来,那些银子便全是我的。”

“天下人有多少?这么久就看到这一个。”

“羡慕啊!”

有人羡慕、有人嫉妒,也有人满脸焦急,南安侯府中俞通渊便是其中之一。

“怎么会这么快!要是被李九江拿到,我们还搞个屁!

大侄儿,你能不能想个办法出来。”

“咳咳……”

俞祖半躺在床上看着俞通渊:“三叔,父亲在草原,等这次回京加上云南的功劳,足以让我们后顾无忧。”

“你别劝我,这钱我一定要赚,以前我还想着跟大哥、二哥一样弄个爵位。

可蒙元都被灭,我哪里还有地方弄功劳,没爵位可以,但不能没钱。

还有大侄儿,你这身子骨什么时候才能好,大夏天的躲在被窝里,像什么样?

实在不行,三叔去永昌侯府求情,让滑先生给你看看。”

俞祖摇摇头:“已经看过,吃了几副药好多了,要不然也没法与你见面。

三叔,你听我一句劝,火井一事别参与进去,等变法开启后,总有机会的。”

“不行!今天,你一定要给我出个主意,不然我天天让靖儿过来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