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275章 嘉奖

朱标的动作很快,没过几天就送了封赏去曹国公府。

东宫内侍更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说出,若是曹国公府若真能接入天然沼气,让火焰无需木柴和火油便能燃烧,皇宫和各个王府以及衙门都会全部接入。

在有心人的传播下,此言很快传遍整个京城,各个权贵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有些人嗤之以鼻,有些人郑重对待,有些人直接无视。

就像周骥对于这些事毫无反应,这让一旁随行的仆从有些不明所以。

“公子,你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周骥眼睛色眯眯盯着台上跳舞的女子,随意摆摆手:

“去去去!别影响本公子逍遥,不就是太子封赏,又不是封侯!

若没有曹国公,那李景隆与本公子有何不同?”

“小人的意思是,若曹国公真建造新房子,我们侯府要不要也建造?

那是琉璃房啊!能住到这房子里,想想都激动。”

话音刚落,另一个仆从也开口附和:

“对啊!还可以学朝廷弄个营缮司,专门给勋贵建造房子赚钱。”

“啪!”

周骥一掌拍在仆从脸上:“赚个屁钱,本公子差那三瓜两枣?”

“可侯爷已经不让公子去账房支取钱财了!连夫人也被侯爷给警告了!”

“那不还有大姐和二姐,你家公子背靠三个侯府,还怕没钱?

再说建房子能赚多少钱?还不如卖酒呢!”

不仅周骥如此想,天下大多数人都如此认为,在所有人都在为吃饭发愁时,住房问题永远不是第一位,更何况是享受。

然而,接下来一则消息在权贵间悄悄流传,令所有权贵震惊不已。

此时荥阳侯府内,郑遇春与宜春侯黄彬正喝酒谈心,黄彬独子黄成匆匆走了进来。

面对形色匆匆的黄成,黄彬忍不住轻斥出声: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我都教了你多少遍?”

郑遇春轻轻一笑:“你也没好多少!”

说完看向黄成,出声安慰:“贤侄,别理你爹,有事慢慢说。”

黄成没有任何废话,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放在桌上:

“这是从李佑那边得到的消息,太仆寺丞李存义请辞,陛下已经同意,明年便会下旨。

李佑还说,此次天然沼气若真能运输,那么其中所蕴含的钱财,将是数之不尽,富可敌国也不及其万一!”

黄彬两人匆匆看了遍纸张,神色严肃盯着黄成:

“这事还有谁知道?”

“大多数勋贵都知道,可能连周骥这个色胚都知道。”

说到这,黄成深呼吸一次才缓缓开口:

“爹,交趾布政司一年三熟,辽东的土地不亚于湖广之地,加上真腊等国的粮食,大明将不会缺粮。

粮食无忧之后,如何过冬成为重中之重,若大明家家户户都接入天然沼气,就不会有人冻死,我们也可以利用天然沼气赚取大量钱财。”

郑遇春看着手中信件,沉声开口:

“不仅仅火井,琉璃若也能便宜,单单建房就能赚取数不尽的钱财,难怪李存义要辞职。

连周骥都知道,看来是李存义有心传扬出去,这其中可能有我们不知道的事,得去见见韩国公。”

“不行!”

黄成果断拒绝:“韩国公和方时如今水火不容,若不是临安公主正好在韩国公府,韩国公都被蓝溪给揍了。

就这种情况陛下也只是轻轻训斥一番,足以说明蓝玉和方时有多得宠。

正值此时,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见韩国公。”

“那就去见李存义,我不信这其中没有阴谋,没有任何人会将发财之事传扬出去,特别像李存义这种一心只想捞钱的。”

黄彬眉头轻蹙:“不急!如今不知能不能成,先让成儿去李佑那边探听一下。”

“应该能成!”

黄成有些迟疑开口:“李佑酒后吐真言,虞衡司那边已经弄出运送天然沼气的东西,主事杨经已派人将东西送出京,准备前往四川校验。”

郑遇春猛然起身:“一定有阴谋!我得去见见李存义问清楚。”

“不管是不是阴谋,这东西确实能赚钱,我们也得拿下!”

黄彬也知道这其中肯定有阴谋,然而他不在乎,在他看来,他们和李存义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坑谁也不会坑他们。

“你想去就去,我可不怕有没有什么阴谋,要是被他坑了,看我拉不拉他一起去见佛祖。”

说完,黄彬目光转向黄成:“你派人去虞衡司那边打听一下。”

“好!”

这一刻,不单单黄彬派人去打探消息,所有知道消息的权贵都派人去打探消息。

庞大的利益让人忘记风险,或者说无视风险,没有人是傻子,所有人都知道这其中有阴谋,却没人放弃。

在得知杨经确实已经派人去四川后,有人找杨经合作,有人釜底抽薪威逼利诱工匠,也有人保护工匠。

更有人迫不及待,在早朝时弹劾杨经。

“启禀陛下,工部虞衡司主事杨经公器私用,令虞衡司工匠钻研运送天然沼气器具,致使火器铸造缓慢,各王府所使用的礼器也进展缓慢。”

[真是一点耐心都没有!]

朱元璋暗暗摇头,脸上装出一副怒火冲天的样子:

“大胆!一个小小的工部主事也敢公器私用!

蒋瓛,把杨经关进诏狱严刑拷问,咱要看看他哪来的胆子!”

薛祥上前一步,躬身拜下:“陛下,虞衡司所铸造钢管和礼器并无延迟。

所谓的公器私用并无证据,还请陛下明鉴。”

薛祥此言一出,奉天殿内许多臣子也出声附和:

“臣附议!”

“臣附议!”

“……”

朱元璋瞥了眼在场众人,他知道这些附议之人,其中有很多怕是已经与杨经搭上线了。

朱元璋并不着急,他在等另一批人,那些想要杨经死的那些人。

没有让朱元璋等太久,吏部右侍郎陈琪朗声开口:

“虞衡司工匠个个都是人证,杨经利用自己的权势,逼这些工匠在夜晚休息之时钻研火井运送之法,如此还不能算公器私用吗?”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一脸讶异看向陈琪,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陈琪直接将天然沼气说出来。

许多人在心中疯狂暗咒骂:

[你他娘的不赚钱,我们也不赚吗?]

[这事能说给陛下听吗?不知道陛下都穷疯了吗?]

[狗东西!你到底是哪一边的?]

[……]

连朱元璋也面色一滞,差点不知道怎么演下去,所幸朱标及时出声:

“既有人证,便说明此事为真!不过此事毕竟还未出现差错,都察院与工部查询一番即可,不必劳烦锦衣卫。

由于蒙元入侵,北地损失惨重,如今还是要及时恢复北地民生,众卿还是先探讨如何及时恢复北地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