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259章 打蛇打七寸

“李侍郎可曾见过,蒙元所留下的木质圆球地图?”

李珍微微点头:“是看过,这和变法有关系吗?”

“那上面有多少国度,又有多少人!若人人都使用大明所制的衣服和鞋子,这其中的财富李侍郎算得出来吗?

为何那些不同意变法,甚至不惜引元军入侵大明,就是为此。

若变法不成,这些人就会一直占据着大量财富,然后利用财富将权力握在手中,到了那时候,除非你是他们的人,否则永无出头之日,连生命都不在自己手中。”

李珍眼眸低垂,喃喃道:“哪怕我资历再深,朝廷再缺官员,也迟迟不能升官,就是这个原因吗?”

“受益者不想变,被剥削者想变,哪边人多,以李侍郎的才智肯定知道。”

说完,方时躬身行礼后,转身离去。

李珍不是傻子,他很明白方时说这些话什么意思,就是想拉拢他,让他冲锋陷阵。

再联想到钱唐在奉天殿提出的建议,方时想做什么一目了然。

[静诚先生临死前见过方时一面,陈学很有可能也是他的人,那么曹县一事必然是方时在背后主导。]

[或许锦衣卫早就知道曹县一事,没处置怕是想通过唐庸对户部改革,顺便看看其后面有什么人。]

[方时若直接出手,对方必然弃车保帅,我这个与户部左侍郎敌对的右侍郎就这么进入方时眼中。]

想到此,李珍忽然眼中精光爆发:

[钱唐在朝堂提出建议,是基于孩童被拐,是不是也可以说明,这些孩童一直在方时的控制下?]

[这些孩童定然是关键,肯定不会出事,我现在只要对唐庸出手即可。]

李珍很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不管是为了官位还是财富,他都需要将唐庸拉下来。

不管变法成功与否,都会有一批人跟随变法者,有些是为了利益,有的是相信变法能让国家、百姓更好,其目的如何不得而知。

方时也明白这一点,他拉拢李珍就是为此,这样虽然会滋生一批新的利益集团,却也能让变法顺利进行。

后期民智开启后,这些新的利益集团,自然有人对付,他只需给后来人留下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即可。

在营缮司找到杨喜后,方时没有任何废话,直接开门见山:

“杨喜,你去四川安岳县,只要能炼钻研出新的粘土或其他对大明有用的东西,不算杨德给你的报酬,本官再上疏陛下,为你求得一块‘为国为民’的牌匾,让你光宗耀祖。”

“铁矿能随便用吗?你能做得了主吗?”

不等方时开口,一旁的营缮司主事出声呵斥:

“放肆!你面前坐的可是东宫司柬,永昌侯女婿,也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封疆大吏。”

方时抬手阻止主事继续述说:“你放心!只要你不造刀剑,铁矿石随便用,还会有锦衣卫随身保护你。

你也可以找人帮你一起钻研,火井也有人替你准备好,我只有一个目的,我需要便宜好用的粘土用来修路,此路要能经受住运粮车和货车的重量,还不能颠簸。”

杨喜很想骂人,为了自己身家性命,他硬生生忍住,只是小声嘀咕道:

“要不要造个铁路给你,还不能颠簸,痴人说梦!”

“你说什么?”

方时猛然站起身,眼睛死死盯着杨喜:

“你刚刚说什么?什么铁路?”

杨喜连连摇头:“没有!草民胡言乱语,请方司柬恕罪。”

[越看越像穿越者!]

方时紧紧盯着杨喜,忽然露出温和的笑容:

“来人!押下去凌迟处死,割满三千六百刀。”

“是!”

话落,两名锦衣卫从门外面无表情走了进来。

“砰!”

杨喜脸色煞白,直挺挺双膝着地,不停求饶:

“方司柬饶命,我什么也没做啊!是我爹以前收集零散铁料做的。”

[原来不是穿越者,真是遗憾!]

方时缓缓坐下:“先说说什么是铁路,用来干什么的?”

“是我爹想出来的,做两条马车车轮那么宽的铁凹槽,把它固定在地上,这样马车便能一直沿着这条道走,晚上时就不用去控制马。”

方时翻了个白眼:“马一受惊就跑,你觉的马挣脱不了缰绳还是毁不掉车轮?

再说这造价有多高你不知道?”

“可是,这么做一匹马能拉两辆车!”

“为何这么说?”

“石漆!”

杨喜深吸口气后,缓缓开口:“石漆可以让铁变滑,只要把马车车轮改成铁的,再利用石漆和飞铃,便能毫不费力拉动马车。”

方时满头黑线,让马车一直在轨道上滑,还真是奇葩的想法。

不过,有想法总是好的,说不定就造出火车呢?

想到此,方时微微一笑:“很有想法,粘土先搞出来,而后再效验你爹的想法,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成了。

若是你还能再你爹的想法上更近一步,那么我可以说,大明功臣庙必然有你的牌位。”

杨喜眼眶通红:“真的可以效验我爹的想法?朝廷会支持?”

“可以!只要研制出新的粘土,朝廷会一直支持你。”

说完,方时起身离开,走到门口忽然想到了什么,转头问道:

“什么是石漆?”

“就是做墨用的,黑色的,可以烧起来,也就是猛火油!

一些穷书生写字用的墨,都是石漆做的。”

“很好!先弄个你爷爷的配方,再弄你爹的东西,最后再搞自己的,别倒反天罡。”

“我弄什么?”

“不用马就能让轮子自动走,可以参考一下纺车和汉时自动鼓风机。

要是不懂,可以多向那些喜好看杂书的书生请教,或多去看看各个行业的自动机。”

[纺车?自动机?]

杨喜有些懵逼,不懂这两东西和马车有什么关系,不过要是真能造出自动行走的车,那他说不定真会名留青史。

历朝历代发明了轴承、齿轮等等,让大明拥有蒸汽机产生的可能性,也拥有火车产生的可能性。

只要发动机能够造出来,朝廷又大力支持,大明将会快速发展。

这时候的大明无敌天下,完全可以剥削他国来发展大明,而不是走新中国的老路,用剥削农民来发展国防,用国内资源发展经济。

情况不同,发展的路线也不同,方时不不觉的杨喜会造出来,他只希望杨喜能够更进一步。

只要更进一步,方时便会建议朱标,集全国之力去钻研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