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235章 认错不改错

“如今的大明火器还不够好吗?”

方时摇了摇头:“不够!天气、地形、人数稀少等等原因加持下,大明将士的战力必定大打折扣,需要强力的武器来弥补不足。

以我的想法,火器至少要做到不受天气影响,装填弹丸的速度要够快。”

“等等!”

朱元璋一脸迷茫,什么叫新的国度,大明还不够新吗?

“方小子,天心即民心还不够新?”

方时轻声开口:“不一样!天心即民心是治国之道,发展火器是术,农税到商税也是术,而新的国度是目标。”

话到这,方时将目光转向徐达:

“魏国公是担心火器威力太大,怕将来因此牺牲的人数太多?”

徐达郑重点头:“是!我看过燕王新型火器,这东西简直灭绝人性,我怕将来会有报应。”

“这才哪到哪!”

方时摇了摇头:“若做不到一弹灭一国,大明火器永远不可能停下钻研。

这世间若真有报应,身为万物之灵的人早就灭绝了!”

“嘶……”

两人倒吸一口凉气,连朱元璋也瞪大双眼:

“方小子,你知道你在说什么?不会在云南吃蘑菇吃中毒了?”

“志向而已!就像所有读书人的志向都是圣人,真正做到又有几人。”

“咳咳……”

徐达一连串咳嗽声打断即将开口的朱元璋,良久之后,徐达低沉的声音才缓缓响起:

“照你这么说,大明是不会停下征伐的脚步,粮食必然不足,哪怕有安南此地也不够。”

“辽东也是粮仓,此处有全天下最肥沃的土地,不管种植小麦还是其他,产量都比湖广等地高。

浙商已经着手出海,前往海外各地,寻找新的粮种。”

到现在,方时才明白徐达在担心什么,是担心朱元璋为了兵权清理勋贵,怕自己那些同生共死的兄弟被清理。

“魏国公不必担忧,正值千年大变,大明之内,哪怕是只猫也得去田里抓老鼠。”

“哈哈……”

徐达眼神一亮:“多谢解惑!如此一来,我那几个儿子也不怕成为纨绔子弟,以免害人害己。”

“天德你放心!有咱在,他们长不歪!”

“那就拜托老哥哥!”

方时瞥了眼一旁的朱元璋,心中暗叹:

[老朱真不是一般人,十五年孙子死、老婆死、十七年外甥死、十八年发小死、然后朱标死、朱樉死、朱棡死。]

[亲人的死亡简直伴随一生,天煞孤星都不为过,不对,连死后都不得安宁。]

[咦……不能再想了,再想下去都忍不住可怜起老朱了!]

徐达的死对方时来说只是有点可惜,可惜大明失去一位帅才。

没有去打扰发小两人谈话,方时默默退出去,想要回家见自己的小棉袄。

来到隔壁房间,马皇后招呼方时坐下:

“坐下喝杯茶,我已经去南雄侯府通知溪儿回家了,不急这一会。”

“又去打架了?”

马皇后微微点头:“带着小宝一起去,说是你教的,从小就要耳濡目染。”

嘴角微抽,方时在心中疯狂呐喊:

[我的亲亲小棉袄啊!你可别像你娘一样,老是坑爹。]

“臣不急,三年都等了,也不在乎这一会。”

“几年不见,你看起来黑了也瘦了,这次回京后,暂时别出去了!陛下那边我会说。”

“多谢皇后关心,臣就是一块石头,哪里有需要就搬到哪里去。”

朱标从袖子中拿出一张纸:“从布政使到东宫司柬,确实有点过分,这是父皇给你的补偿,你自己选两个字。”

方时接过纸张看了眼:“宁安、嘉慧、长平、……

这是什么?”

“给小宝的封号!选完之后,她就是郡主。”

“那我见我女儿不得行礼?”

想到自己对小宝行礼的场景,方时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连连摇头:

“不行不行!殿下要是想补偿,还是给小宝的爷爷奶奶吧!

臣可真不想对自己女儿行礼。”

朱标有些哭笑不得:“放心!不用你行礼,此次治理云南你居功至伟,这些功劳都给你记着,令堂早晚也会有的。”

“那就多谢殿下!”

说着,方时手指轻轻一点:“就宁安,这两个字好!”

“行!”

朱标想都没想答应下来,比起郡主封号,他还有更重要的事问方时:

“钦天监那边的算学已经编修完成,奋翁先生周围也聚集了一批格物大才。

对于宋时的叆叇钻研也有所成果,相信不久之后,定可以知道肉眼不可见的风邪到底是何物。

接下来你要做什么?是海贸、学校亦或是钦天监?”

不等方时回答,马皇后替他开口:

“工部!方小子接下来要改改工部的弊端,工部之后还有户部、刑部。

标儿,你自己想想方小子做的事,其他三部加都察院哪个没被分权?”

面对朱标询问的目光,方时轻声开口:

“皇后英明,接下来确实要改工、户、刑三部,而且是三部一起改。”

朱标摇了摇头:“权力太分散不好。”

“这次不是分散权力,而是加强与平衡!

臣明日会将章程呈上,请殿下看完再做决定。”

“章程?不是奏疏?”

听到章程两个字,朱标就一脸古怪看着方时:

“方司柬,堂堂正正不好吗?有父皇和孤在,现在便可直接下令,没人敢阻止。”

方时愣了下,总觉得朱标误会他的为人,他一向都是光明正大。

“太子殿下,自愿总比强迫好,你看秦王殿下,改变不是一般的大。

还有燕王殿下和燕王妃,为了收回北方百姓之心,那可谓竭尽全力。”

马皇后站起身,走出门口:“别在我面前说,我怕脏了耳朵。

方小子,你也是当爹的人,就不能换个方法?”

“皇后殿下说的是,臣尽量!”

与此同时,蓝溪正在方府中一脸焦急的指挥杂役打扫卫生。

尽管每天都打扫,蓝溪还是觉得不够干净,一旁的小宝坐在凳子上,一手拿着点心,一只手还握着木制匕首随手挥舞。

“娘、你们在干什么?”

“给你爹接风洗尘!”

“哦!”

小宝听不懂什么意思,但也不妨碍应下,她只是无聊想找人说说话。

“你哦什么?你知道什么是接风洗尘?”

小宝眨着懵懂的大眼睛,奶声奶气说道:

“不懂啊!你又没教我。”

“等你爹回来,让他教你。”

“嗯!小宝不会为难娘亲的。”

听到这话,蓝溪扶着额头,她现在有点后悔天天把小宝带在身边。

[还好相公回来了,应该能教好她,不能像我这样。]

[不对!要是跟着相公学,这以后还有谁敢娶小宝?]

一想到小宝长大后集齐方时和她的优点,蓝溪就不寒而栗。

[小宝以后该不会要孤独终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