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229章 神机营

安南的消息传到京城时,朱元璋正一脸严肃盯着舆图:

[老三胆子太大了,这次之后,定要好好教训一番。]

[陕西和西安倒是没什么问题,北平和山东两地却出现大问题。]

[不仅漕运被断,连海运也遇到问题,从陆路走时间太长。]

[国胜大军刚到徐州,想要及时拦下蒙元军,还需要老七的青州军。]

[还有……]

忽然,一道脚步声急促传来,朱元璋被打断思绪,面色不悦看向门口:

“出了什么事?身为指挥使谁教你这么毛毛躁躁的?”

蒋瓛躬身回道:“陛下!安南新平府已拿下,科举亦完成,安南读书人对于大明管辖升龙以北并没有出现反抗之举。

不过在拿下新平府时,永昌侯遭遇埋伏,两万精锐身死,此乃详细过程以及方布政使的决定。”

朱元璋接过奏疏快速看了遍,眼中怒火不停跳动,在看到方时决定后,朱元璋眼中满是赞赏:

“不愧是方小子,够无耻!等南掌北部收回来,交趾布政司也该成立了。

传诏,安南北部免税三年与民生息,让那个谁,明年去交趾收粮,不要让大明百姓吃亏。”

“陛下说的可是赵正?”

“没错!就是他!”

朱元璋嘴角上扬:“这两年多亏了他,让大明各地灾情得以缓解,此次北伐还是他支援朝廷大军。

如此为国为民,该好好奖赏了,再荫其一子入国子监,让他好好为国出力。”

“是!”

蒋瓛抬眸看了眼朱元璋神色,见其面容愉悦,心下一松缓缓开口:

“山东锦衣卫传来情报,德州、临邑、济阳三城不战而降,蒙元大军和齐王的兵马隔河相望。”

“不战而降?”

朱元璋怔怔盯着蒋瓛,满脸不敢置信:

“蒙元官员咱都已清理完毕,怎么还有不战而降之辈?

孔家子弟死战不退,北平府各县也奋死抵抗,山东各县为何就不战而降。”

“具体原因还在查询,不过从这三地官员情报来看,他们和曲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德州知府的妹妹是孔讷小妾,还有……”

“行了!”

朱元璋粗暴打断蒋瓛述说:“老四那边怎么样了?粮食还能吃多久?”

“北平府各大族纷纷募捐,孔家除了留下自家三个月存粮,其余都捐献出来,暂时还够用。

山西、河南两地暂停修路,也有部分粮食运往北平,不过由于蒙元骑兵游荡,很多并不能及时送到。

燕王成立一个火器营取名神机,五千将士装备了新的火器,目前正带着五万将士和神机营赶往天津卫。”

“带了多少粮食?”

“五万大军七日所需!”

朱元璋猛得睁开双眼,怒吼出声:“他疯了不成?七日能做什么?这些粮草节省一点又能救多少百姓?

蓝复在哪个地方?”

“河南都司五万大军在封丘,由怀远侯曹兴率领,剩余五万由蓝指挥使带去山西配合晋王。”

“粮食、粮食!”

朱元璋不担心大明将士打不过蒙元,担心的是北平府存粮。

运河线太长,蒙元随时都有机会截断运河,陆路又太慢,还有蒙元骑兵捣乱。

[曲阜!曲阜!]

朱元璋眼中狠厉一闪而过:“传令曹兴,让其即刻前往长清。

传令老七前往章丘,不许主动出击。

传令宋国公加快速度前往东昌府,咱倒要看看蒙元大军是一路南下,还是西行配合山西、陕西两地。

让老四滚到大名府接收粮食,告诉他,北平府饿死一人,他这辈子只能在京城当个废人。”

不仅朱元璋心情不佳,纳哈出也没好到哪里去,山西一支的蒙元军迟迟打不进雁门关,这让他的计划无法继续执行。

朵甘那边也被挡在四川、陕西两地交界处,迟迟无法赶到河南。

时间再拖下去,大明南边大军到来,他根本无力抵抗。

尽管曲阜说了,山东此地畅通无阻,可以直指大明应天。

可纳哈出不是傻子,应天府城高墙厚,就靠二十万大军怎么可能打下,就算打下来杀了朱元璋又如何?

朱元璋的儿子可都在,不说北边四个儿子,单单周王一个就足以让明军有主心骨。

他从头到尾的想法就是拿下北方三地,最少也得拿下幽云十六州。

[直扑京城,风险太大,很容易让二十万大军覆灭。]

[再按原先的计划,一旦朵甘失败,山西那十万将士都得死。]

[再等一个月,若还不能突破雁门关,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拿下幽云十六州即可。]

幽云十六州地势北高南低,只要蒙元能占领此地,面对此种易守难攻的地势,大明想要再次收回,将要付出大量的代价。

在大同等地战斗持续发生之际,孟艮府的战斗也已经白热化。

在沐英的有心安排下,明军每百人之中都有各族百姓,让他们同生共死。

就像眼前一处密林内,上百各族联合起来的明军,正死死盯着不远处的上千暹罗军。

在他们对面也有同样数量的明军,也是如此。

“赵百户,我们什么时候出击?”

赵临低声回应:“再等等,我们只有两百人,而且各族将士没有经过训练,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

左兄,你们现在也是大明将士,也就是我的兄弟,我不会让你们送死。

等对方走到中间位置,我们先用火铳打一轮,你们再用弓箭。”

“好!”

片刻后,暹罗军正式走进伏击圈,由于道路狭小,暹罗军摆出一条细细的长龙。

赵临找到机会,居高临下对着长龙腰部发起攻击:

“轰轰轰……”

火铳声不断响起,令暹罗军阵型大乱,许多士兵犹如无头苍蝇般四处躲避。

“咻咻咻……”

紧随而来的是箭矢犹如雨点般射向暹罗军,见暹罗军首尾不能相接,赵临大喝一声:

“杀!”

说着,赵临一马当先,手持长刀率先跑向暹罗军,霎时间兵器碰撞声、武器入肉声、惨叫声在密林中不断响起。

尽管明军伏击成功,令暹罗军阵型大乱,然而人数优势在此时显现出来,加之有一半将士没有经过训练,此战打的异常艰难。

半个时辰后,赵临望着四散奔逃的暹罗军,又扫了眼自己这边只剩四、五十人的明军,放弃去追的想法。

“呜呜呜……”

忽然,一名夷人抱着一具明军尸体痛哭:

“都怪我!若不是我摔倒,这位大兄弟也不会因救我死。”

“呜呜……”

赵临厉喝出声:“哭什么?身为大明将士,护民而死,死得其所!

你们既是大明将士,亦是大明百姓,保护你们亦是责任。

你若真过意不去,当承其志,将来为国为民出力,而不是再这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