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212章 拖延时间

龙兴府被拿下的消息,没过几天就传到杨任与吴何才的耳中。

“终于打下来了!真难为陈献。”

吴何才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杨先生,你确定大明看上了安南?

这可是好机会,升龙城被封锁,我们只要围困住明灵城,城内十万大军便只能等死。

若是道衍和陈献聪明,赤土县外的黎季氂大军也得死。”

“必定会来!”

杨任眉头微皱:“吴帅真以为那将军炮是捡的不成?那个木春又刚好知道怎么用火炮?”

“唉!”

吴何才轻叹一声:“多好的机会,这么错过真不甘心。”

“有占南和安南南部的领土,此次出征也算有交代。

目前最重要的还是与暹罗交好,或者找个机会让真腊或缅国继续攻打暹罗,让其无暇顾及澜沧。”

“也是!我现在就写信回国,黎季氂那边便交给杨先生,希望他能看清形势。”

“嗯!”

黎季氂能成为权臣自然不是傻子,面对杨任的善意,他没有急着拒绝或答应,而是回信说再考虑考虑。

他在等,若大明没有丝毫诚意,他便与南掌合作,狠狠咬下大明一块肉。

若大明的条件足够,他不介意把安南北部拱手相让,反正又不是他的东西。

与此同时,方时也收到了安南来信,看着手中信件,不由得轻问出声:

“赵民言是何人?与赵民望赵夏官什么关系?”

“不知!已经送信回京城调查,相信不日便会有情报传来。”

“南掌那边查查,看看有没有汉人参与其中,若有,则挖地三尺找出幕后之人。”

说着,方时放下信件,提笔开始写奏疏:

“传信给王二公子,让其陈兵于南掌边境,随时准备入侵南掌。

还有,将这份奏疏六百里加急送到京城!”

“是!”

[这个大虞国开国皇帝不简单啊!本是必死之局,就因为一个情报,硬生生找出一条活路,还有可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此人不见不行!所幸这位祖上也是汉人,历史上的九真郡让他暂管也不是不行。]

[也不知道老朱会不会同意!老朱这暴脾气,受到威胁说什么也要打回去吧!]

正如方时所想,收到锦衣卫的情报后,朱元璋根本没去看方时的奏疏,直接拍案而起:

“放肆!放肆!一个小国的权臣也敢威胁咱。

告诉蓝玉,让他率十万大军南下,咱要亲自剥了黎季氂的皮。”

蒋瓛默默垂下头,轻声应下:“是!臣现在就去。”

“等等!”

朱标立刻出声阻止:“爹!既然黎季氂愿意相谈,说明他对于陈朝国主没有丝毫忠心可言,此人可利用。”

“那就算了!”

朱元璋很快回过神,他也不是真想对黎季氂剥皮萱草,只是下意识的反应。

“蒋瓛,赵民言与赵民望有没有关系?他是怎么知道咱的计划?”

“是赵民望的胞弟,具体如何得知还需探查,从道衍与黎季氂的交谈中可以得知,赵民言是通过方布政使与道衍的相见推断出来。”

“……”

朱元璋满头黑线:“这两兄弟都是什么人?一个满肚子阴谋诡计,一个通过蛛丝马迹就能推断出咱的目的。”

“陛下!方布政使想要看赵民言的情报,要不要给他?”

说起方时,朱元璋这才想起方时也有奏疏,还是六百里加急送来的。

“给他送过去!咱是被耍了,不过方小子肯定不会往这边想,在他心里,咱永远是杀伐果断的洪武大帝。”

说着,朱元璋翻开奏疏快速扫一眼,随后将奏疏递给朱标:

“标儿!你也看看,方小子给了黎季氂两个选择,不管哪种大明都能名正言顺拿下安南北部。

不过,黎季氂此人狼子野心,若让他做大,必会与大明为敌。”

“那也是以后的事!”

朱标淡淡开口:“儿子觉得可以答应下来,不过方典籍有些考虑不周,宗室、权贵也得让黎季氂动手,而不是大明动手。”

“这就是方小子的聪明之处!也是所有奸臣能得皇帝宠信的必备能力,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差别也在这里。”

朱标抬起头,眼中闪过迷茫:“何意?”

朱元璋面色肃穆:“这么简单的道理方小子不会看不懂,他这是给咱指出错误的机会,这样会让咱觉得自己英明无比。

你去翻翻方小子原先的奏疏,每份建议都会犯个小错。

李善长也是如此,而刘伯温会做到尽善尽美,让咱觉得自己比不上他。”

话落,朱元璋从案桌上拿起一份奏疏递过去:

“这是李善长前几天送上来的奏疏,你可以看看,若没有这份奏疏,咱现在还觉得方小子是太年轻,经验不足才会出现这种小错。”

朱标接过奏疏看了眼,随后又看一遍方时的奏疏,脸上挂起笑意:

“方典籍真乃大才!”

“咱是让你注意,不是让夸方小子的!”

朱标微微颔首:“儿子知道了!以后会注意,方典籍也会在一旁提醒。”

“能记住就行!”

话落,朱元璋转头看向蒋瓛:“派人告诉方小子,咱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收回唐时丢失的交趾郡。”

“是!”

若不是朱标的强力劝阻,朱元璋不仅仅要收回交趾郡,连九真郡都会收回来。

朱标不知道民族意识这个概念,但他明白安南失去太久,甚至比幽云十六州还久,南部更是住着大量原住民。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么简单的道理,身为大明太子怎会不知。

因此,对于安南南部、汉时的九真郡,朱标不想这么快就收回来。

方时的想法也差不多,汉末三国时期士燮在安南传播儒学,让安南原住民形成了民族意识。

尊王攘夷不仅仅影响着中原王朝,也影响着其他地方,只要处于儒学文化圈内,会更容易形成民族意识。

有了朱元璋的旨意,方时决定尽快去见黎季氂,而且要越快越好。

将云南政务处理差不多,对着吴文、朱常三人交代一番后,方时便启程出发。

洪武十七年二月初三,方时在安南北江府见到了黎季氂。

在方时打量面前身材魁梧男子之时,黎季氂也在打量着方时。

“方布政使,你比我想的还要年轻。”

“黎国舅请坐!”

方时微微一笑:“娶妻娶贤,只要妻子娶的好,少走几十年弯路也是正常。”

“也是!先祖若不是迎娶李朝公主,我这一脉能不能传下来都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