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200章 方时的动作

方时的确需要时间,特别是大理西南的部分土司,一直在想方设法叛乱,甚至都搞出游击战,令大明将士疲于奔命。

洪武十三年之时蒋瓛就在云南训练了大量锦衣卫,本准备用于探查安南情报。

不过在方时知道后,便将这些锦衣卫安排到各地土司中,加之福建罪官前往各地儒学,对于土司的反抗方时也没太过在意,只是让大明将士守好各城。

而他本人一直待在昆明府处理政务,直到这天,一名锦衣卫带来一份情报:

“方布政使,左禾已经说服临安、孟琏司等地方土官,约定下月初三同时起兵。

太子殿下传信过来,陛下已经同意出兵帮助安南,永昌侯已经在来云南路上。

王二公子也传来消息,真腊最近在对暹罗的战争中处于不利状态,他已经与五大臣搭上线。”

方时目光从纸上移开,缓缓停下手中动作:

“下月初三,不到半个月时间。曹大公子知道这情况吗?”

“还不知道。”

“传信给他,让他做好准备;张淮那边如何了?那些土人有多少愿意站在大明这边?”

“与其他地方并无不同,大多数土人希望大明能重新丈量土地,但他们不敢反抗。”

“那就好,将消息跟西平侯说一声,其他按计划进行!”

“是!”

锦衣卫走后,方时叫来了蓝英:

“英哥,你跟宣承司说一声,用邸报传遍全云南,只要各地土司同意大明政策,以前所做之事则既往不咎。

若谁敢起兵叛乱,则夷其三族,参与者满门抄斩。

顺便,将大明将士在广西、广南两府屯田的消息,也通过邸报宣扬出去。”

“好!”

此刻发出邸报,方时没想过那些土官会听劝放弃叛乱,他只是想告诉那些土官,一旦起兵,在大明境内他们没有任何余地。

邸报发出之后没多久,处于临安府建水州的傣人土官玉海林眉头微蹙:

“左兄,这方时是不是知道我们的计划,所以才在这种时候发出邸报?”

[愚蠢!我说的,他能不知道吗?]

左禾面色平静,淡淡开口:“知道又如何?蓝玉不在,明军大部分又都在云南东部,怕什么?

我看怕的是他,否则也不会发出这种邸报,一看就知道是色厉内荏。”

“蓝玉虽然不在,可沐英和王弼还在,特别是沐英,这家伙能打败杨苴十五万大军,不能小觑。

而且,我辖下的那些贱民最近也不怎么听话,明里暗里都在打听集体土地政策。”

见玉海林有些退缩,左禾眉毛一挑,再次出声劝说:

“这才更应该尽快起兵,等蒙化州那些刁民真的活出个人样,建水州还有多少人愿意跟你起兵?

真失败我们也有退路,大不了先去安南打下一洲之地,等大明军队离开云南后,我们再回来。”

玉海林并不是想退缩,他是方时知道起兵的详细情况,从而布下陷阱:

“你确定当初王弼所率领的三千精兵已经离开云南?”

左禾郑重点头:“不止那三千精兵,目前在云南的明军,大多没有参与过朱元璋的北伐之战。

邸报上不也说了,还有三万明军在广西、广南两府屯田。

那边靠近广西布政司,等他们反应过来,我们已经打到楚雄府了。”

“若是那三万大军是为了防止广西土司呢?”

“那不更好?反正我们也不寄希望广西土司。”

“行那就按计划行事,先控制住梨花江和临安府,若事不可为我们便顺梨花江南下,前往安南。”

与此同时,身处八寨司的曹诚也开始布置计划,他的目标不仅仅只有安南国。

“传令陈文正和李士修,让他们收拢在安南的傣人、苗人、夷人等土人。

传令唐敬祖,让陈献不惜代价攻打龙兴路,逼迫升龙城增兵。

传令琼州府南山所千户崔逢,令其将所有流寇从海路运往真腊国,交给王政,让其帮助真腊打败暹罗。

传令道衍,若遇到黎季氂有退兵迹象,立刻起兵拦住他。”

“是!”

曹诚看着桌面上地图陷入沉思:

[大明南面是暹罗、南掌、安南三国,暹罗南面又是真腊,东面是南掌,南掌东面又是安南和占城。]

[想要拿下南掌、安南两国北部平原,南掌国也得参与进来。]

[南掌国的布置也可以启动了,希望南掌国王能够贪心点。]

曹诚想要让南掌、真腊、占城全部加入战场,他明白,朱元璋既然想将安南拿下,南掌等国也不会放过。

只有将这些国家全部拉进来,让他们和大明一起瓜分安南,这些国家才无话可说,也不会对大明有太大敌意,以后也不会在大明边境搞事。

无需曹诚担心,浙江代表早已来到南掌国,在杨任的劝说下,南掌国已经秘密调兵前往两国边境。

只要安南国大乱,南掌国便会第一时间出兵,将升龙城以南收下。

至于北部与大明接壤,他可不敢与大明为敌。

洪武十六年四月初三,玉海林等土官,打着复国大理的旗号正式起兵造反。

霎时间,云南元江府、临安府、车里宣慰司、孟琏司、孟艮府等地叛乱四起。

特别是临安府城,在沐英有意放纵下,很快便被玉海林拿下。

身处石屏州的沐英遥望着临安府城,面色淡然:

“走吧!先去元江府扑灭叛匪,至于玉海林先放过他!”

“侯爷,石屏州刚分配好土地,学校也在修建,当地百姓可是非常认可大明。”

“这是方小子的意思,他想看看这些百姓愿不愿意为保护自己的土地而出力,骨子中有没有奴性。”

话落,沐英便带着兵马离开石屏州,直扑元江府叛军。

不仅仅元江府,其他各府都有一个勋贵,带着部分大明精兵前往,其中最特别的便是前往孟定府的王弼。

王弼刚到孟定府,还没见到叛军,便有锦衣卫传来消息,在孟定府阿佤人帮助下,傣人土官已经全部拿下。

“目前孟定府参与叛乱的土人头目,已经被刀知府全部押送过来,侯爷要不要见见?”

“走!”

说着,王弼走出军营,亲自去迎接刀白苗。

“下官孟定府知府刀白苗拜见定远侯。”

王弼看了眼刀白苗和张淮,笑着回礼:

“刀知府如此深明大义,陛下定然龙颜大悦。”

“身为大明官员,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阿佤人该做的。”

“好好好!”

王弼大笑出声:“如此功劳,陛下必然不吝赏赐,你若有请也可告知本侯一二,在奏疏上我会替你求求。”

“真的可以吗?能不能……”

话还未说完,刀白苗想了下,又躬身一拜:

“还是凭陛下做主,下官没什么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