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194章 赵民望的狡诈

朱元璋何止是生气,简直是怒火滔天,为了发泄怒火,不仅不管吴沉身后还有何人,连赵民望背后的那些人能不能一网打尽都不顾。

哪怕现在把赵民望和吴沉下了诏狱,他还觉得不够,恨不得连鲍恂等人也一起砍了。

朱标轻叹一声:“爹,赵民望和吴沉身后有哪些人,都有线索可以查到,可鲍恂只查到与曲阜有关,然而鲍恂又不是曲阜的人,双方只是合作关系。”

“咱知道!”

朱元璋眼里喷火:“赵民望这狗东西,为了让咱相信,连培养多年的手下和所有产业都不要。

为了将锦衣卫调离真定,还让死士吞咽书信,简直可恶。

范敏和吴沉碰到他,简直倒了八辈子霉。”

“曲阜正在联络各地官员,从锦衣卫劫下的信件看,他们是要停摆朝政,逼我们不得不处置方司柬。”

“处置方小子?杀了他吗?”

朱元璋冷笑连连:“别说方小子没有犯事,哪怕犯了,就冲他们这逼宫之举,咱也不会动方小子。

让他们联络,咱的大明什么都不多,就是读书人多。”

“郑士利有句话说的对,通达廉明之士,非如草菅然,可刈而复生也。

儿子还是觉得该及时惩治某些官员,以免清廉之士被曲阜所利用。

安行先生也说了,如今河南、青州、曹县等地学校已经招收了足够的孔氏子弟,可以用邸报宣扬天下。

让天下读书人知道,大明对于孔圣人一直敬重,对于孔圣后裔,只要其承先祖之志,大明不吝赏赐。”

听到这话,朱元璋不自觉点点头:“这话倒是没错,就像方小子说的,不管神佛还是圣人,不能为国为民,都没资格享受百姓祭祀。

是该让曲阜那些知道,想要爵位就做些事出来。”

话落,朱元璋又想起赵民望那可恶的面庞,咬牙切齿咒骂出声:

“赵民望这老家伙比方小子还阴险,咱要亲自去诏狱砍了他。”

说着,朱元璋起身快步离开大殿。

“爹!”

等朱标反应过来,伸出手想要阻止,却已经来不及,只能哭笑不得的喃喃道:

“没有这么偷懒的!”

朱元璋确实想偷懒,也确实想见见赵民望,有些问题不问他睡不着觉。

等朱元璋来到诏狱,见到的是赵民望和吴沉两人正鼻青脸肿的盘膝坐在牢房中。

“蒋瓛,你们锦衣卫就这么审案?不痛不痒的!”

蒋瓛躬下身子,快速开口:“陛下,锦衣卫还没开始审,这是他们自己打的。”

听到朱元璋的声音,一直闭目养神的两人齐齐睁开眼睛,对着朱元璋恭恭敬敬行礼:

“罪臣拜见陛下!”

“嘿嘿!”

朱元璋看着两人脸蛋,倒是一乐:“两位加起来也有一百二十多了,怎么跟个小年轻一样暴躁。”

“陛下说笑了!罪臣这次确实过分!”

“赵夏官,咱虽不是圣明君主,可对你也一直尊敬有加,你怎么就把咱当猴子耍呢?”

到了现在这种境地,赵民望也没什么好隐瞒,一脸平静开口:

“罪臣所做之事,已经影响到江山社稷稳定,为了保护家人不得已而为之。

罪臣送给锦衣卫的情报全是事实,也算是为大明出一份力。”

“无耻!”

吴沉再次怒骂出声:“你分明是把别人当靶子,还为国出力。

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你枉为儒家子弟。”

朱元璋招了招手,示意蒋瓛搬来一把椅子:

“你们赵家以茶叶起家,大部分都是海贸,真定老家也没有多少土地,咱对于海贸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咱实在想不通,你为何要让变法失败,让大明再次掀起战乱。”

“原先只想试试变法方略中有没有关于海贸和商业,后来出了福建一事,就明白海贸和商业方时也不会放过。

士农工商,承志部对应的是士,村集体土地制度对应农,接下来该是工和商。

微臣想到了造纸王家和海贸,如此一来,方时的变法方略也能窥得一二。”

朱元璋暗暗点头,心中忍不住赞叹:

[不愧是大儒,这大明聪明人还是很多,就是个个利欲熏心。]

“赵家赚了那么多钱还不够吗?哪怕方小子真对商业动手,也只是让你们以后多缴些税而已。”

赵民望长叹一声:“陛下也知道罪臣不仅仅代表赵家,也代表着其他与赵家有关联的家族。

赵家若是退缩,他们便会重新扶植一个茶商上来,而后再联合起来将赵家啃得一点都不剩。”

“你在信上请范敏杀了方小子,是觉得范敏真有这能力?”

“勋贵!”

赵民望一点也不想隐瞒,反正赵家人都跑了,卖朱元璋一个面子死前或许能少受点罪:

“范敏与勋贵一直有联系,只是罪臣不知是哪个或者说哪些。

这些勋贵或许会有与永昌侯交好的,若真有,那么杀方时便会变得容易多。”

“平宁里的那封信怎么回事?”

赵民望瞥了眼吴沉,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

“罪臣知道锦衣卫人手不足,怕京城派遣锦衣卫去河南,便想个办法引锦衣卫去金华府兰溪县。

兰溪县是吴待制老家,有了信件,又有锦衣卫看见罪臣找吴待制,必然会引起锦衣卫怀疑,为了调查清楚定会派人去兰溪县。

哪知吴待制主动找我帮忙,罪臣只能顺势而为,再将曲阜和翰林院中的大儒也拉进来。”

蒋瓛暗暗心惊,他这是被耍得团团转,这人脑子是不是比别人重。

“无耻之徒!那天晚上老夫就该一刀捅死你。”

朱元璋也在一旁附和:“你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你做了这么多事,若问你赵家其他人在哪里,想来你也不会说。

咱就问你,为何一定要吴待制,随便选个不行吗?”

“吴府管家的孙子在我手上,我需要通过他将消息传回真定。”

“难怪!难怪!”

朱元璋彻底解决疑问,心中不由得松了口气,随后将目光转向吴沉:

“咱记得你一直跟咱说孔圣封王非礼,你为了自己的治国理念与曲阜合作,这时候怎么不讲礼了?

再说,上次在国子监,你和方小子聊的不是挺不错,怎么就不同意他的治国理念?”

吴沉躬身一礼:“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争;饿求饱、饱思暖,欲望无穷无尽,若无礼节之则穷。

方司柬的天心即民心,乃为生民立命,却没有为生民立德,因此罪臣才想阻止。”

“你又怎知方小子未想到道德败坏的情形?你又怎知变法方略中没有礼法?”

“从王氏一事中看出!”

朱元璋缓缓起身:“你看到了王氏,就没看到商人林家吗?他一直在引导最好利的商人为国出力。

咱实话告诉你们,方小子最终目标是人与人、人与大地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让大明天下持续繁荣,不再有战乱之苦,这也是大明的目标。

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达成,但是大明后代皇帝会一直做下去。

把你们所知道的都写下来,临死前也算为大明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