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181章 赎罪

“沙沙沙……”

忽然,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一群将士快速跑进县衙,紧随而来的是方时和朱常。

看到将士的瞬间,周县令便已起身,快步走到方时身前:

“下官太和县县令周川拜见方布政使。”

方时躬身回礼,随后开口询问:“周县令,那些福建罪官都在这了?”

“还有一部分已经安排在昆明府。”

方时满意点点头:“虽然还少,不过暂时够用了。”

话落,方时走到张淮等罪官面前,声音提高一截:

“哪位是张淮!”

张淮一脸懵逼抬头看着方时,他不明白方时为何会知道他,下意识举起右手:

“罪民在这!”

“你们这些人都是我的前辈,有知府、知州,也有县令、县丞。

可受罚最重的便是张淮,不仅入不了族谱,死后更是尸骨无存,后代更是十世为奴。

当然,比起前福建布政使李士修这种夷三族,还是网开一面,起码还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说到这,方时顿了顿,原先平淡的表情,也变得严肃:

“本官给诸位一个机会,一个可以重新成为平民的机会,愿意的举起手。”

“唰唰唰……”

所有人都举起手,根本不需考虑,到了这一步,若不是怕后代真的为奴为婢,他们早就自杀了。

“既然尔等愿意,本官丑话说前头,此事不难,难得是诸位能不能受诱惑,有没有吃苦耐劳的心。

若是诸位这次不能抓到机会,还继续像以前那样行事,也别怪陛下狠,将你们剥皮萱草,你们后代连赎罪的机会都没有。”

张淮立刻上前表忠心:“方布政使放心,吾等必将赴汤蹈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你想学诸葛丞相?知道诸葛丞相的事迹吗?”

张淮脱口而出:“知道!罪民最佩服的就是诸葛丞相。”

方时一脸古怪,这人脸皮确实不是一般厚:

“那你就去孟定府,那边的浦蛮(佤族)就交给你了,希望你能好好利用诸葛丞相让浦蛮彻底认可大明。”

话落,不等张淮有所反应,继续开口:

“本官准备重新丈量和划分云南土地,还要让云南所有百姓入黄册。

你们要帮助军队完成这项任务,土地和百姓的数额一分一毫也不能差,希望你们所学的东西还在。”

听到这话,这些人不仅没有放松下来,还个个提心吊胆。

他们不是傻子,个个都看过史书,知道云南此地情况。

这地方说白了就是土官的天下,连蒙元都只是拉拢而已。

原漳州府知府明新忍不住提醒:“方司柬,不,方布政使,这些土地说白了都在各个土官手中。”

“方司柬?”

在场众人一片哗然,原来这位就是方时,难怪年纪轻轻就担任布政使一职。

张淮更是一脸幽怨看着方时,别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这位就是他的仇人,若方时没选择建宁县,他现在说不定还在县令位置上。

[这他娘的都是什么事,不仅报不了仇,还要尽心尽力替仇人做事,生怕他完不成计划。]

[我他娘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贱,真见鬼了。]

方时可不管他们怎么想,他只想压榨这些人的价值。

“这些你们不用担心,接下来你们该去哪里,该怎么做,朱子安会跟你们说。

记住,你们只有一次机会,能不能把握住就看脸皮够不够厚,演得够不够真。”

明新瞥了眼方时,不再劝说,既然方时已经决定,他一个罪臣没有资格让方时解释,也没资格劝谏。

[或许最危险的事还没说,丈量土地不算危险,不可能这么简单就能赎罪。]

若单单只是丈量土地,方时完全可以找军中将士和广西、广东两地学子,哪里需要他们。

方时最重要将这人打进土司内部,让这些土官知道除了大明,还有别的退路。

还有一点则是要通过边境线的土官,让大明和土人互相认可。

“子安兄、周知县,接下来交给你们了。”

说完,方时将目光转向张淮:“张淮,你跟我去后衙。”

“是!”

来到后衙,方时随意找了个石凳,并指着对面位置示意张淮坐下。

“建安县一事我一直有个疑问,张知县可否为我解惑?”

张淮苦笑一声:“方布政使还是叫我全名,这知县可不敢当了。

只要罪民知道,一定不会有丝毫隐瞒。”

“听蓝封说,能查到浙江卓家,是有人在帮忙,是你吗?”

张淮点点头:“是!那时候我的命握在赵家和卓家手中,所以想引导蓝封和赵家去对付卓家,顺便查查赵家的情报。

哪知后面事情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急,林盛弑父后,所有事一下子爆发开,我根本来不及反应,所有后手也就没有用。”

“康泰屠村让陛下知道福建沿海成为国中之国,这才有了曹诚去福建。

卓中回到家后便病死了,锦衣卫查到浙江除了卓中,还有一个齐先生来了建安县。

可这个齐先生到底是哪里人,锦衣卫怎么也查不到,可以确定温州府没有此人。”

张淮轻轻摇头:“卓中病死很正常,若是我也不会让他活。

浙江商人一直都是抱团取暖,盐商与盐商联合、布商与布商联合、粮商与粮商联合,他们从不单打独斗。

从宋高宗定都临安后,浙江商人便一直发展,联合起来可以说是富可敌国,很多读书人受他们资助。

不过浙江商人海贸一直抢不过福建商人,因为福建有很多人迁徙到海外诸国。

至于齐先生,或许可以查查浙江盐商,卓家就是以盐起家,后来才参与了海贸。”

“此事为何没跟锦衣卫说?”

“他们没问,我也就没说,那时心心念念都是会不会夷三诛九,哪里会想到这里。

还有一件事,朝廷肯定不知道,或者说知道的人很少。”

方时好奇出声:“何事?”

张淮深吸了一口气,低声说道:“扬州府一直有人与倭国贸易,而且还是武器、弓箭之类。

这也是我去扬州府逛花船时偶尔看到,一直放在心上,谁都没说。”

“这倒是意外之喜,云南事情之后,倒可以试试。”

方时脸上轻笑一声:“此去孟定府,我会给你安排个儒学学官的身份,看看土官和土人对大明的态度。

若心向大明,你就在旁边极力劝说,让他们交出土地让大明分配。

若土人心向大明,土官只想奴隶土人,大军压境时,你就想尽一切办法让土官逃去暹罗或真腊。

必要之时可以联合其他土官与大明作对,我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孟定府、孟琏、孟艮三府不认可大明的土官与土人,跑去暹罗和真腊。

那边会有人接应,该怎么做他们也会告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