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175章 高丽

“道衍已经到了福建,我们的人找不到机会!”

鲍恂双掌交叉,大拇指无意识的转动,良久后才缓缓开口:

“去邵武谢家,看看方时和曹诚是不是去那边,道衍继续跟着,别被发现。”

“是!”

南孔去幽云十六州教化,很大可能就是要对曲阜出手,而这背后的人必定是方时。

此刻方时不在京城,这让鲍恂不得不怀疑自己的判断。

[难道衢州孔家一事,并不是方时的主意?]

[不应该啊!从编修经典和朱襄氏来看,衍圣公爵位怎么也不会再给曲阜那边。]

[怎么会在这时候出京,到底为了什么?]

身处翰林院,随着编修经典越多,他也越能明白方时为何要选择朱襄氏。

神农尝百草、刀耕火种,方时想要通过神农氏,让朝廷不要因循守旧,而是要大胆去开辟新路。

而儒学就是最大的守旧势力,加之曲阜为蒙元带队,一旦曲阜孔家继续担任衍圣公职位,那么不是告诉天下所有读书人,投降蛮夷没错,读书人还有何风骨可言?

另一边的韩国公府内,李存义一脸焦急的看着李善长:

“大哥!怎么办?陛下一定知道我在打听蓝溪的情况。”

“你怎么会知道?你儿媳自作主张,想要通过蓝溪搭上永昌侯府与你何干?”

闻言,李存义一屁股坐下,眉头也渐渐松开:

“话虽如此,可陛下是何人你又不是不知,肯定已经怀疑起我。”

李善长脸色淡然,一点也不见焦急:“怀疑就怀疑呗!我不也被陛下怀疑。

只要没有实质性证据,怀疑又能如何?他还想不想让勋贵打北元了?

你与其在我这边浪费时间,还不如去查查方典籍去哪里了!”

“他不是在家里养伤?”

李善长摇了摇头:“出京了!谁也不知道去哪里,他要是去浙江,你这海贸生意也做到头了。

安全起见,你把那些证据都销毁了,陛下不会动我,不代表不会动你。

高丽李仁任亲近北元,李成桂亲近大明,两方现在打的不可开交。

那些货物卖给李仁任,跟他搭上线,以后的消息都从高丽传过去。”

“行!”

李存义点头应下,随即又轻叹一声:“说来也奇怪,不仅高丽乱,安南、乌斯藏、爪哇等地也乱。

不过他们越乱,我赚的越多。”

安南此地李善长不了解,不过对于高丽,他倒是知道些原因:

“高丽某些读书人和李成桂相结合,以程朱理学为武器,对付世家大族,想从他们手上分一杯羹。”

“李成桂倒是厉害,不仅打退倭国,还连北元都被其打退。”

“所以才要去联系李成仁,李成桂这种人物我们不一定能把握住。”

李善长不想敛财也不想要权力,他只想保住韩国公府的富贵,以及自己的性命。

朱元璋他太了解了,只要北元一灭,他这个文官之首和那些朱标控制不住的勋贵,必死无疑。

原先的朱元璋确实这么想,然而自从见到朱标坑自家弟弟操作后,朱元璋已经放弃这打算。

加之有方时在,他已经完全不怕李善长成为司马懿,他不信一个有贾诩辅佐的汉文帝还对付不了一个小小的司马懿。

方时并不知道高丽此时已经陷入内乱,要不然,他也会派人进高丽,让他们内乱一直持续下去。

浙江到福建的官道上,数十个精骑围着一辆马车缓缓前行,里面坐的赫然便是方时等人。

曹诚掀开车帘看了眼道路,笑着说道:

“还是挺快,已经到了衢州地界,虽然没有走海路快,可胜在安全。

方典籍,这次到云南,你可要多多提点。”

“曹公子客气了!”

方时脸上浮现笑意:“此次我只负责治民,其他事你做主,若遇到困难我们相互探讨。

希望云南官员能够听指挥,别自作主张。”

朱常一直好奇带他们来云南干什么,一路上方时都没说,他们也不敢问,这次实在忍不住:

“方典籍,我们三个去云南是干什么?”

方时满脸错愕,直勾勾看着三人:“太子殿下没跟你们说?”

三人齐齐摇头:“太子殿下只说是你让我们一起去云南,一切事听你吩咐。”

“去治民,让云南百姓不再受饥寒之苦,让云南百姓彻底认可大明。

带你们是看重你们不墨守成规,真正把书读到肚子里,没有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去断章取义,胡乱解释经典。”

说到这,方时视线转向龙镡:“德刚兄,任务最重的是你。

你能让退伍将士认可,足以说明你没有看不起底层百姓,加之你出身底层,更能知道百姓之苦。

你要做的是,到云南之后,深入村子,看清楚云南各地百姓的问题。”

“学生明白!”

方时微微点头,视线又转向吴文:

“仲质兄,你的任务则是收集汇总好,云南各个豪绅大族的资料。

若有必要,还需主持丈量云南农田,这是你的强项。”

“学生明白!”

紧接着便是朱常,在其准备开口询问之前,方时继续说道:

“子安兄,各地官员情况就交给你了,你家学渊源,对于官场情况了解比他们多。

我们需要找出一批能用的官吏,这是最要紧的,没有官吏多好的政策都无法执行下去。”

朱常郑重应下:“我明白!来之前家父便将云南官员名单交给我。”

听到这话,曹诚下意识问出声:“三绝先生怎么知道?去年云南还在蒙元手中。”

“家父曾是吏部侍郎,吏部早有这些官员名单,只是名单有些老旧,是打下元大都之后收拢的。

我看了一遍,有些年老的官员,怕是已经不在任上。”

“呵呵!”

方时咧嘴一笑:“这倒是意外之喜,哪怕这些官员都不在了,也可以通过这名单,查出那些豪绅地主的势力范围。

此事之后,不敢说你们可以主政一方,却可以真真实实知道,该怎么去让百姓过得更好,如何让百姓认可大明。”

“多谢方典籍教导!”

虽然方时比这三人年龄都小,可他们丝毫不敢小看方时。

一个能让朱元璋信任有加的人,他们不信单靠谄媚就能得到开国皇帝的信任。

加之朱常身为枫林先生朱升的嫡孙,也了解到些内幕。

[国子监辩论果然没错,狗屁的白虎通。]

[这种好机会得把握住,超越爷爷也不是不可能,祖孙三代名留青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