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162章 安王

望着朱雄英离开的背影,朱标满意的点点头:

“方司柬,孤觉得你更适合教导雄英,在翰林院之时,你要多多提点。”

“微臣明白!皇长孙殿下天资聪慧,自信而不自傲,是天下良师梦寐以求的弟子。

老师若在我和皇长孙殿下中选一个教导,微臣必定会被老师略过。”

“哈哈……”

朱标咧嘴一笑:“实在太过了,雄英虽说不错,却比不上方司柬。”

说到这,朱标正了正神色,语气也变得严肃:

“福建一事差不多结束,然而十多万的流寇,该如何处置却是难题。

留在福建,没有那么多农田供应,充军又不行,想送去其它地方徭役,也一时找不到地方。”

“治河大才柏丛桂不是在开封?送去那边治河,治完之后,便可安排他们在山东各地定居。”

朱标果断摇头:“不可!河南此地已有大量灾民,这些流寇中必然有擅长蛊惑人心之辈,若灾民被其蛊惑,后果不堪设想。”

“蛊惑人心之辈必是小头目或流寇首领,杀了便是!

再不行就各布政司分一点,大明这么大,修路、治水哪里都需要这些犯人。”

见方时迟迟没反应过来,朱标轻叹一声:

“孤想把这些人流放到占城,算是送给占城国的见面礼!”

方时瞬间回过神,这是想把安南拖入战争的泥潭中,运气好点说不定连占城都能拿下。

[我说呢?标哥怎么会不知道如何处理流寇,原来是想让我提出这个建议。]

[那你倒是给我个提示啊!真当我是你肚子里的蛔虫?]

“只能将这些流寇变成海寇,而后让谢家将这伙人消息告诉占城国王。

一个身经百战、装备精良、只需要粮食的万人军团,必定能让占城国王心动。”

“也是,万人站在那边与五万人站在那边也没什么区别,剩下的一些人可以通过云南、广西边境偷偷潜入。”

方时笑着点头:“不止!为了捉拿大明叛匪,大明军队进入他国境内,也师出有名。”

“就这么办,你回去后让溪儿写份奏疏送到通政司!”

“微臣明白,岳父那边确实急需人员修路。”

朱标端起茶水靠近嘴边,一脸轻松:

“你来找孤是有何要事?早上被三弟打断,现在你可以说了!”

“下一代衍圣公,陛下定了么?”

朱标摇摇头:“还没!父皇对曲阜那边是一点好感都没有,若不是孔子后裔,早就诛灭九族了!

父皇其实更想将衍圣公一位传于南宗,宋时衍圣公一直都是南宗一脉。

若不是孔洙让爵,北宗有何能耐被蒙元封爵?”

方时低垂眼帘,孔洙是不想让孔家成为蒙元统治中原的武器,哪里会想到北宗就这么接受了!

将爵位还给南宗倒是有可行性,只要把那些蒙元旧官清理一下便没问题。

问题是北宗不会服气,那些与北宗相交好的官员也不会服气。

想到这些,方时沉声开口:“那就让南宗和北宗打擂台,谁能承孔子之志,教化天下,谁便当这个衍圣公。

只有为国为民的人才能被封爵位,孔圣人是全天下的圣人,人人都能祭祀。

若孔家没有能力为国为民,也没必要给孔圣人丢脸,还不如在各地学校中,建造孔子雕像!

请太子殿下给微臣一些时间,微臣有把握让曲阜孔家,自愿去教化天下。”

“可以!”

朱标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孤给你三年时间,守孝三年是礼制,没有任何人敢反对。”

“多谢殿下!”

三年时间看起来漫长,对付孔家却显得太短,朱标也把握方时能在三年时间,就让北宗自愿去与南宗公平竞争机会。

而对方时来说,这时间刚刚好,三年时间不仅可以给孔家下套,还可以让安南彻底崩溃。

与此同时,朱元璋和马皇后在坤宁宫中,商讨起朱雄英教育问题。

“重八,雄英眼看就八岁了,翰林院大儒虽多,可他们只教导经义,对于雄英性子并不了解,也不知道他有什么缺点。

还是要找个专门教导他的大儒。”

朱元璋微微颔首:“确实该找,你觉得四梅先生的儿子叶书如何?

他学识渊博,在家也是教书,最重要他与四梅先生、方小子一样,淡泊名利!

还有方孝儒也不错,此人精通儒家、为人庄重,有古君子之风,还是宋濂的弟子。

国子监生黄子澄也还行,致力于孔孟之道,各种经典也是信手拈来。”

“叶书会来吗?”

马皇后有些狐疑:“他不是说要等军队全部识字后再出仕?”

“他已经同意了!不过要等到明年,那时四梅先生会举家搬到京城。”

“怎么会?”

马皇后脸上不是惊喜之色,而是困惑:

“何以会如此?短短几个月时间,为何改变这么大?”

“嘿嘿!”

朱元璋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脸上尽是兴奋:

“方小子步子迈的太大,他这个做老师怕出意外,进京来查缺补漏。

最重要一点,咱跟他说要收回中华故土,还让方小子出主意,他怕方小子不当人。”

“你还有脸笑!”

马皇后忍不住翻个白眼:“按方小子计划,安南是在十年后才会开始。

你倒好,想着十年内就收回安南,他能怎么样,只能不当人了!”

“他是臣子,这是他的职责,咱没责怪他时间用的太多,都算好了。

要不是标儿不让,咱早让天德领兵进军安南。”

“懒得说你!还是在皇城附近给四梅先生找个府邸,等他来了就带着雄英登门拜访。”

话到这,马皇后忽然想到了什么,再次出声:

“吕本就这几天了!他就吕氏这么个女儿,允炆这么个外孙,临死前都是在想她们。

你先将允炆封地定下,派人告诉他,让他不留遗憾。”

朱元璋轻叹一声:“标儿跟咱说了,想让允炆和老三他们一样,为国守边。

为此还一直希望赵好德去教导允炆,让允炆可以在雄英出错的时候,可以毫不犹豫的劝谏。

可赵好德毕竟是六部尚书,本身事务繁多,哪里有空去教导允炆。”

说到这,朱元璋又摇了摇头:“算了算了,咱还是听标儿的,封允炆为安王。

虽不是常氏所生,也是标儿的亲儿子,他以后要是有本事,也可以自己打下一片疆土。”

“安南王?”

马皇后目瞪口呆,满脸错愕:“重八,你看了变法方略?准备将其他国也……”

话未说完,看到朱元璋渐渐发亮的眼睛,马皇后立马闭嘴不语。

“哎哎!妹子你咋不说了?”

“哼!你要是再在坤宁宫乱翻,看我敢不敢把你逐出宫门。”

“妹子,咱可是堂堂正正,怎么会做这种小偷小摸的事。”

“没有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