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139章 开始了

蓝溪一把抢壶,没好气说道:

“是我嫌弃你,跟人沾边的事,你是样样不做。”

“我是你相公,又不是人,做人事干嘛?”

“难怪你这么瘦,原来是脸都没了!”

话落,给自己猛灌一口茶水后,蓝溪才站直身体,眼神炯炯看向周淑:

“这次算打平,下次再来找你!”

周淑没去看蓝溪,而是瞥了眼茶壶,又看向赵和目光充满幽怨。

“随你!”

等方时夫妇离开后,周淑面色凝重的靠近赵和:

“怎么样?”

“福建那边打探不出来,他明显不想说,不过给我们一次搭上太子殿下的机会。”

说着,赵和从婢女手中接过茶壶,给周淑倒了杯茶:

“他已经警告我们,福建那边不能插手,若是因为我们导致计划没能成功,方司柬一定会对我们动手。”

“既如此,把那些人都打发走,中左卫也不用打招呼,该怎么样就样。”

赵和微微颔首:“等会我进宫一趟,岳父在四川平乱,江夏侯府那边也要顾好。

若是没空,你就让骥弟在床上多躺几个月,别在这时候被人利用,康泰一事不能不防。”

听到康泰,周淑吓得一个激灵,忍不住出声:

“小弟虽然不贤,也不至于到康泰那种程度吧!”

“康泰也不至于,可他还是做了,气血冲脑谁都可能做出后悔之事。

等我从宫里回来,就找个理由把三弟腿打断,让他与骥弟作伴。”

“我知道了!”

对于江夏侯府和南雄侯府,朱元璋并没有多看重,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两个侯府后代,没有一个他能看上,而且周德兴与赵庸已经老了,撑不了几年。

而这次赵和进宫请罪,让朱元璋改变了想法,觉得垃圾也有垃圾的用处,就像现在,都尉府查不到的隐秘,南雄侯府恭恭敬敬呈了上来。

放下奏疏,朱元璋轻笑一声:“标儿,赵和虽然文不成、武不就,胜在有自知之明。

既然他想找海寇据点,这个任务就给南雄侯府。

海寇清理完,到那时安南的粮食可以走海运,路上消耗也会减少很多。”

“儿子也这么觉得,南雄侯府想要继续为国出力,我们也得给他们机会。”

见朱标赞同自己的提议,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最近方小子一直在找那些钻研杂学的读书人,这些人也能治国吗?”

朱标浅浅一笑:“听方司柬说过,这些人是用于民生,农学提高粮食产量、天象用来预测何时何地会出现干旱洪涝、火器用于保家卫国。

不是所有读书人都适合当官,也不是读了书就一定要当官。

既然准备让天下人都读书识字,总要给那些有才之人安排位置。”

“唉!”

朱元璋叹了口气:“标儿,你去找你娘说说,让她把变法方略给咱看,咱实在心痒。”

“没办法!雄英去求都没用,儿子有什么办法?”

“砰!”

朱元璋重重拍了下桌子,咬牙切齿说道:

“咱对方小子不好吗?他就这么不信咱,他这是欺君。”

“儿子也看不到,爹,你就放弃吧!”

朱标头也不抬,拿起笔,在纸上划了打了勾,继续劝慰:

“娘都说了,变法大纲没有问题,一些细节只要根据时局变化改动一下就行。

变法完成后,不敢说大明千秋万代,超越历朝历代是没问题。”

“不说还好,说了咱更想看了!”

朱元璋冷笑一声:“最近有人在联络大臣,咱就不信,临到头方小子还不说。

他一直在坑咱,咱这次就利用这些人坑他一次,让他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朱标猛得抬起头,眼神怔怔看着朱元璋,满脸不敢相信:

“爹,这些可都是六部官员,还有一些编修经典的大儒,敲打一番即可,何必将事情闹大。”

“是咱想闹大吗?赵民望那老家伙把咱当瞎子,他弟弟一直待在建安准备干什么?”

朱元璋眼神充斥着寒意:“若不是想找出赵民望背后之人,咱已经杀了他,真当都尉府将士是一群猪?

还有北平府那边到现在都没查到有用情报,是谁在通蒙元一点线索都没有。”

朱标再次劝道:“爹,全部杀了解决不了问题,只能让对方隐藏下来。

福建一事交给方司柬和曹诚,至于赵民望也想在福建搞些事出来,就随他去。

我们还是先解决大明律和四川蛮人叛乱。”

“嗯!”

比起朱元璋的大开大合,快刀斩乱麻,朱标显得更有耐心,他则想理清所有事,而后彻底解决后患。

大明两位君主,很明显朱标更得人心,起码曹诚、王政这些二代勋贵更喜欢朱标,他们所做所为,也都只希望能被朱标记住。

时间很快过去,这天蓝封收到曹诚的信件后,便匆匆安排制盐匠人前往兴化府莆田县涵江口。

为了安全起见,蓝封特意将自己的卫所将士分出一半护送。

吩咐完之后,蓝封将目光转向刚刚到来建宁卫百户王远。

“王兄,交易日期是明晚,我们晚上便去上沙村附近等候。”

王远不置可否:“隐藏之地找到了?对方也一定会带人过来,还很可能是其他卫所将士。

曹世子说了,不管是谁我们都不能心慈手软,该杀全部都要杀。”

蓝封知道曹诚的意思,是怕遇到蓝竹,他这个义弟心慈手软,放了蓝竹一马。

“几个刁民,蓝竹不可能出马,就算亲自来了,我也不会留情。”

王远微微颔首:“蓝兄,此事万万不能有疏忽,我来之前,有大量的都尉府将士与曹世子交接情报。”

蓝封悚然一惊,说话都开始结巴:

“都尉府怎么也来了?”

“不知道,我说出来就是想提醒你,打起精神,这次可能比任何时候都危险。

杨指挥使已经带着三千建宁卫将士离开建宁府,他们去哪里谁也不知道。”

“放心,在战场上我从来不会拖后腿,要不然义父也看不上我。”

“那就走吧!我们去准备准备,此次弓箭手也带了一百人过来,该及时安排好位置。”

与此同时,数艘十米长的船只带着数百人,缓缓向上沙村前进。

甲板上,一名皮肤黝黑的中年人,正眺望着茫茫大海,此人正是海寇头目张海。

“老大,这次陈家那些人又想杀谁?”

张海随口回应:“一群刁民,说不定还会碰上一些官兵。

不用太在意,此事之后,陈家的海贸利润得加一成,你小子也能多分些钱。”

“嘿嘿,那感情好,到时去倭国多买几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