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121章 我就不行。

随着时间推移,傍晚时分,这些读书人从府衙走出,大多都回到自己住处。

其中两名读书人,则往酒楼走去。

“仲常,陛下让我们来明显是想要我们出钱粮,就像徭役之事,你准备怎么做?”

胡志高目不斜视,语气淡然:“既然能不通过科举进入官场,还是要尽力把握。

希直先生已经在京城,听说吴待制准备将其推荐给陛下,吾等也该及时入仕。

久成兄,你学识渊博,科举不在话下,我就不行,想要入仕只有这条路。”

郑居贞轻轻摇头:“希直兄想先见见方司柬再做决定,陛下在位,他并不是很想出仕。

我看,还是等希直兄的决定!”

胡志高脸上带着困惑之色:“方时?不都说他是媚上之人?为何还要去见他?”

“毕竟没见过,是否真是媚上之人,谁也说不清。”

“不管了!我还是写信回去,让家里准备些过冬物资。

不管怎么说,既然来了,总要让百姓过好这个冬天。”

“行,我也让家里送些钱过来!”

不仅仅这两人,只要是富户出身的读书人,纷纷往家里写信,一村的过冬物资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就能收集完毕。

有了这些读书人加之吴伯宗已经到了,李景隆、王政等人便准备启程回京。

为此,蓝复将几人邀到酒楼,给几人饯行,没有李景隆等人帮忙,他也不能这么快开启灾后重建。

蓝复端着酒看着李景隆等人,笑着开口:

“多谢诸位公子,若不是你们帮忙,此次救灾还不能这么顺利进行。

蓝复在此敬诸位一杯,以后有需要用到我,万死不辞!”

李景隆等人也一脸笑意的举起酒杯:

“客气了!我们也是为了自己,这次回去陛下也会有所嘉奖。”

喝完酒后,常森忍不住开口:“那我们还种树吗?”

王政瞥了眼,语气嘲讽:“派几个人盯着就好,怎么?你以为方司柬是骗你过来救灾的?”

“你他娘就不能好好说话?我什么时候表姐夫骗我了?”

“好了好了!”

李景隆甩开折扇,开始打圆场:“这次大家都有功劳,回去后,陛下必定会有奖励。”

蓝复也在一旁附和道:“没错,功劳一直都有,只是我们以前没发现而已。

怀远侯嫡子曹青听说被安排进宣承部,你们说不定也会进宣承部。”

“得了吧。”

常升出声辩驳:“曹青就是个书呆子、二愣子,他去宣承部正常,我们去那干嘛?捣乱?

我看还是去问问表姐夫,看看他有没有别的办法立功。”

“说不定真有!”

李景隆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我爹给我写信,说了件事,让我尽快回京。”

闻言,所有人眼神一亮,开始侧耳倾听:

“快说!”

“方司柬又开始随便乱逛,一会去钦天监,一会去吏部。

我爹觉得说不定又要弄个宣承部出来,让我回去学学。”

“切!”

常森一脸不屑:“这有什么?表姐夫无聊,到处闲逛不成?他又不会喝酒,总不能让他去青楼。”

“啪!”

常升一巴掌拍在常森头上:“你是不是傻,表姐夫怎么可能没空。

跟我们第一次见面都要给你下套,他会无聊?”

“也是哦!”

蓝复给自己夹了道菜,嘴角微微上扬,他知道的比这些人多,因为他收到了蓝封的信件。

在信中,蓝封提到方时想让帮忙做些事,可惜他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这才写信问问蓝复。

虽不知道具体计划,不过蓝复从只言片语中也能猜到这事不小,单单细盐两个字足以看出一二。

王政注意到蓝复的神情,好奇问道:

“蓝指挥使,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蓝复有些错愕,这王政眼神真好,怎么就看出来了?

“是知道一些,或许跟福建有关,你们可以回去问问。”

“那还等什么,快吃,吃完回去休息,明天一早启程回京。”

对于新的功劳,蓝复并不想去抢,单单救灾就已经让他去掉‘暂领’两个字,他已经是真正的指挥使。

等灾后重建完成,他的职位说不定还能再动动,最主要的朱标写了份诏书嘉奖他,让他和蓝英一样,拥有上疏给朱标的权力,这说明,他已经被朱标所信任。

朱标确实想用蓝复,为此,他现在还特地出声劝住朱元璋:

“爹,就算灾后重建完成,蓝复也不能再升了,多历练历练他。”

朱元璋好奇看着朱标:“你想重用他?”

“是,经过此事,说明他有能力治军,还有能力救民。

虽然缺点不少,总归还算是大才。”

“行!”

朱元璋拿起笔,将纸上蓝复的名字划掉:

“蓝复就留给你以后施恩,蓝玉收了几百个义子,就这么两三个能用,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爹,这是你开的头,别怪舅舅也这么做。”

“那咱倒要看看,这次牧夫人生了儿子后,蓝玉会不会解散这些义子。”

话到这,朱元璋好奇问道:“九个月了吧!是不是快生了。”

朱标哭笑不得:“下午已经发动,娘出宫有一会儿了!”

“你娘什么都好,就是改不了习惯,每个勋贵生孩子,都要去看看。

刚出生的小孩,除了咱大孙,其他都丑死了。”

朱标心中腹诽,还不是一个样,就你大孙是宝贝。

“爹,儿子给了蓝封调动建宁卫和福州三卫剩余兵马的权力。”

朱元璋毫不在意:“给就给吧!你怎么特意还跟我说?”

“方司柬说,这次与两浙盐务有关,或许会发生叛乱。”

朱元璋放下手中笔,脸色变得严肃:“唐胜宗在江浙平乱,若真发生不可控之事,让蓝封向唐胜宗求援。”

朱标低垂眼眸,沉默良久后,问出自己一直以来想问的问题:

“爹,定远县很奇怪,延安侯你准备怎么处理?”

“看他自己的选择!咱与他已经起了间隙,再也不可能互相信任。

安南、乌斯藏、辽东,这些地方都要打下来,只要不过分,咱不会对这些武将出手。”

话音刚落,一名内侍走了进来: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永昌侯牧夫人诞下一名男婴。”

“知道了,下去吧!”

说完,朱元璋看向朱标:“这次蓝玉该放心了,老十一的媳妇也有了,蜀王妃也不算辱没蓝玉。”

“十一弟和宁儿是同龄,两人小时候也一起玩过,正好合适。”

去掉一个心事,朱元璋伸了个懒腰,随后起身向门外走去,他想趁马皇后不在,再到坤宁宫找找。

“标儿,写封信告诉蓝玉这个好消息。”

“儿子知道。”

朱标明白朱元璋的意思,恭喜是假,让蓝玉解散这些义子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