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第34章 三纲六纪到底是不是天理

“小公爷说错了。”

一个三十岁左右,看起憨憨的男子站起身:

“天帝之天应当是圣人所言,‘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之天,当有自身意志,是主宰天地万事万物的地位。

小公爷所说的义理之天,并不能说明是天帝之天。”

“我不赞同子澄兄,白虎通有言:天者,何也?天之为言镇也。居高理下,为人镇也。

此话已说的很明白,天是指导吾等行为的最高原则,天帝并无意志,只是有它本身的运行规则。

吾等生而为人,也应当学习天的行为,才能避免灾祸,此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话音刚落,黄子澄出声辩驳:

“此讨论乃是天帝二字,不是天人关系,不可混淆以免误人子弟。

我承认你说的没错,吾辈是要像天学习,然而天帝就是天帝,自古及今都代表着主宰。

汤誓所载的‘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便是证据。”

刚说完,又有一人高声附和:

“此间乃是探讨天的含义,并不是天人关系,我赞同子澄兄所言。”

“我也赞同……”

蓝复见大多数人都赞同,他也没有在意,继续开口询问:

“那天理又是什么?穷天理、灭人欲,我知道灭人欲,可天理却一直不懂,诸位先生可否教教小弟?”

望着蓝复似笑非笑表情,方时心中忍不住为其辩解:

[也不算张扬啊!还是挺有礼貌的,起码比蓝兴好多了。]

“天理就是天理有何不懂,天行有常、不为桀存,不为纣亡。

此理在天为天之道、在物为物之理、在人为人之性。

饿了就要吃饭,花草食气、虎狼食肉、人食五谷,这就是天理。

冷了就要穿衣,花草以阳光暖身、虎狼以皮毛暖身、人以棉布暖身,这也是天理。”

蓝复不置可否:“盖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

以你所言天理之天并无意志,只有生生不息之理,与天下之天相同?”

“天下之天说的是太阳之下所有土地,也可以说是大明所辖之域。

而天理的天,此天乃是形而上之天,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是从形而下的人道从而上达形而上的天道的工夫,这就是穷天理。”

话音落下,在场读书人都不自觉点点头,蓝复则眉头皱起。

他并不是来真正问问题,他是来让他们辩论的,最好能在整个应天辩论开。

“我大概明白,你说的天是天道左旋的天,也就是整个宇宙的总称。

穷天理,就是通过观察一花一草,来明白自身,再从自身悟到宇宙生生不息的道,为什么宇宙能生生不息的理。”

“我也不知这么说对不对,在我看来天理不能分开说,所谓天理应当说是一种规则。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是有形之物,吾等可以触摸、观看到。

道则不能,吾等只能通过器,察觉到它的存在,这就是天理的天。”

黄子澄在一旁附和:“我赞同尚质兄所言,天道左旋、地道右旋乃是宇宙星体运转规律,是可以观测到,并不是真正的天理。

天下之天更符合天道左旋之天,天尊地卑的天,其中一种含义也可以说是天下之天。”

蓝复装出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

“天尊地卑,说的不是君尊臣卑,男尊女卑吗?”

吴文吴仲质再次开口:“此乃人事,子澄兄说的是天体。

地处下、人处中、天处上,永远不可能改变,这是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另外一人开口附和:“天尊地卑,在人事上表现为阳尊阴卑,阳唱阴合,男尊女卑。”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这是三纲。

此乃圣人之道,亦是万古不易的天理。”

吴文猛得起身喝道:“这算什么天理,若君尊臣卑万古不易,何来曹魏篡权、赵宋黄袍加身?

若真是男尊女卑,又何来武后牝鸡司晨?”

对方也丝毫不怂,起身辩论:

“神为阳、身为阴,若无神发令,身体何以会有动作?”

“此乃阴阳,与君臣、男女有何干系?”

“系辞有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又言天为乾、地为坤,天尊地卑、男贵女贱由此可见。”

“尔敢断章取义!”

吴文抬手指着对方:“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后面那句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是被你给吃了吗?

自古贵贱只在位,何时以男女论贵贱,以君臣论贵贱。

若真按你所说,臣民之间关系又是何?是臣贵民贱,还是民贵臣贱?”

“臣即民、民即臣,如何能分?三纲六纪自古有之。

臣属六纪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民亦属六纪之中。

正因为尊卑贵贱不分,才会有三家归晋、也才会有诸吕之乱。”

“我希望刘兄明白,尊卑贵贱只在其位、不在其身。

若今日父亲行杀人之事,子是阻止还是揭发?亦或者随父而行?

夫君偷盗,妻子是夫唱妇随,还是劝阻,劝阻不成可否揭发?”

“谏者,间也,更也,是非相间,革更其行。

真遇此情况,当行谏言之事,讽谏、顺谏、窥谏、指谏、伯谏五种可自由决择。”

吴文摇摇头:“你并没有说出,若不听谏言当如何。

在我看来尊卑是人所定之礼,不是天理。

系辞的尊卑,是天的高远、地的亲近,是尊崇天的自强不息、是亲近地的厚德载物。

尊卑是尊卑、贵贱是贵贱,不可混为一谈,否则圣人怎么不说卑高以陈、尊卑位矣。”

“哈哈哈……”

听到这里,蓝复起身大笑:“若依你所言,所谓的三纲六纪根本就不是理。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也不是理,你难道比董仲舒、班固等人还厉害。”

“自然不是天理!”

“荒谬!”

一位青衣男子,大喝出声:“人伦者,天理也。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此乃程子所言,难道也是错的。”

吴文还未辩驳,其身旁一名年轻人嗤笑出声:

“父母君臣当然是天理,可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就不一定了。

再说,程子就是对的吗?晦庵先生何曾事事听从程子?

王充也是儒家子弟,尔等又为何称他名教之罪人?”

“述祖之过,悖逆妄上之人,如何不是名教之罪人。”

“那晦庵先生也是罪人咯!”

蓝复笑眯眯望着这些人,高声说道:

“诸位可以找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三日后再来辩论,三纲六纪到底是不是天理。

三日后的辩论,我会将诸位所言,记录下来送到翰林院。

谁要是不来,就是不给我面子。”

话落,蓝复对着窗外吹了个口哨,大量士卒从巷子里冲出。

其中一名士卒牵着红头大马停在窗户下方,蓝复直接从二楼跳下。

“喊起来!”

“万胜、万胜,蓝复将军攻无不克!”

“万胜、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