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耽美小说>惹将(GL)>第27章

  所谓的千寿节便是皇太后的生辰,前些日子皇太后生了一场大病,休养了好一段时间才得以痊愈。为了添点喜气,景昌帝下令大办千寿节。

  到了千寿节这日,宫中设宴款待。

  作为皇太后沈氏的母族,沈家自然也是被邀请入宫。和往年一样,沈煜因双腿不便没有进宫,而沈妙怡作为嫁出去的女儿,也没有来。

  柳氏是在苏氏的陪同下进了宫,见到皇太后,便要跪下请安。

  皇太后立马出声阻止,“嫂嫂不必如此。”

  柳氏哪肯,便说:“您是皇太后,这可不能失了礼数。”于是,抬手抱拳作揖,说了一番祝寿的话。

  柳氏年轻时便随着沈老爷子南征北战,自是染了一身的军中习性。故而每次行礼,也如将士一般。

  “嫂嫂每年都如此,明年若还是如此见外,便不要再来了。”见到宫外的亲人,沈氏心里高兴,嘴上就随意打趣着。

  柳氏笑了笑,回应道:“哪可不行,老身每年可都盼着千寿节这日进宫见上皇太后一面,怎能不来。再说,老身都这个岁数了,保不齐哪天就没了,进一次宫就少一次。”

  “诶,嫂嫂可莫要说这种话。”沈氏立刻打断柳氏的话,不愿听她继续说下去,“嫂嫂身子骨如此硬朗,再活个二三十年都保准没问题。不像我,身子是一天不如一天。”

  想当年柳氏入门的时候,沈氏才十一二岁,二人年岁相差不大,再加上二人都是爽快之人,相处起来亲如姐妹。就到了如今,在柳氏面前,沈氏依然自称“我”,而非“哀家”。

  “太后这才是妄自菲薄了,洪福齐天,定能长命百岁的。”

  沈氏笑着摆了摆手,“什么长命百岁,岂不成老妖怪了。”

  “即便是妖怪,娘娘也是最美的妖怪。”柳氏也同样笑着,脸上的褶子都堆在了一起。

  “嫂嫂还是一如既往的会说话,我看啊,希姐儿那张嘴就是随了嫂嫂。”

  沈氏将柳氏唤来自己身边坐下,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在一起有很多的话要说,主要还是回忆当年的往事。

  柳氏进宫的早,大概是宫门一开,她就来了。此时,皇太后刚起身没多久,只有宋逐月和宋潋月姐妹二人怕与其他人撞上,先行来贺寿。待柳氏来的时候,姐妹二人已经离开,故而此时慈宁宫还没什么人。待她坐了一会儿,宫里的人也就多了起来。

  最先来的就是皇后和皇贵妃,二人几乎是同时来的。平日里二人相见总会冷眼嘲讽几句,但今日是千寿节,谁也不愿意触了霉头,所以皆是一副笑脸盈盈的模样。

  在她们之后就是谨嫔和安嫔,二人贺寿之后就落了座。听着沈氏与柳氏聊天,时不时的会搭上一句半句,捧着沈氏。

  再之后宫外也陆续来了人,其中包括景王与景王妃。

  先帝子嗣不多,存活到现在的除了景昌帝以外也就是这位景王宋溢了。而景昌帝对这个弟弟也是格外上心,对他更是照顾有加。知道景王无心朝政,只喜爱花草,于是便为景王造了一座堪比王爷府大小的温室,甚至每年会特意派人去寻那些稀奇的花草赠与景王。

  而景王妃则是个性格温和、贤惠之人,平日里最大的爱好便是品茶。据说,只要将泡好的茶放在她的面前,她光是闻味道便能知道茶的名字、产地、年份、好坏,甚至可以能品出这茶叶经历了几场雨。

  景王与景王妃带来了送给皇太后的寿礼,是景王妃亲手抄写的佛经。见到佛经,皇太后甚是喜悦,开口赐座。

  此时慈宁宫几乎都是女眷,景王不必多留。于是贺寿之后就去乾清宫面见景昌帝,留下景王妃在此。

  见到景王妃,沈氏便让念慈姑姑拿来好茶,让她品尝。

  见此,皇后姜氏特意开玩笑道:“母后您这也太偏心了吧,臣妾与妹妹们来的时候母后您都没把这好宝贝拿出来,现在婉柔来了,您就舍得拿出来了。”

  婉柔是景王妃的闺名。

  皇太后笑着看向皇后,说道:“难道平日里哀家对你们还不够好吗?婉柔好不容易进宫,还不许哀家好好稀罕稀罕。况且,这茶拿给你们,你们也喝不出个所以然来。”

  “母后对我们自是好的,只是臣妾前些日子也开始研究这茶艺,对此颇为有兴趣。”

  闻言,皇太后说:“可惜,这只有一份,下次若哀家再寻的了,就让念慈给你宫里送去。”

  “臣妾多谢母后。”

  “娘娘,姐姐都有了,嫔妾也想讨要一份。”

  “是啊是啊,嫔妾也想要。”

  “嫔妾也是。”

  看着皇太后说要给皇后送去,其他三位也争相恐后的讨要起来。

  皇太后也不恼,脸上带着慈爱的笑意道:“好好好,你们都有都有。”

  “谢谢娘娘~”

  几个人得了皇太后的话,也就不继续闹了。

  宫里的几个人说说笑笑,气氛欢快。

  随后,宫中的几个小辈也来了。安嫔是皇后一派,所以嘉诚公主宋思羽来的时候是同皇后的嫡子宋初睿一同来的。而谨嫔向来是和皇贵妃走得近,她所出的二皇子宋宥言便是同大皇子宋昱堇以及昭阳公主宋瑾安一同来的。

  几个小辈给皇太后贺寿,沈氏听完笑脸如花,连说了三声“好”。几位皇子与公主轮流献上自己准备好的寿礼,虽然东西都大同小异,但都是贴合沈氏心意的,倒也没出什么错。

  轮到宋宥言的时候,他将自己找来的鹤松图交给了念慈姑姑,抬眸与垂眸间他的目光刚好看到了坐在一旁的景王妃。

  此刻的景王妃刚放下说中的茶杯,转眸的一瞬间与宋宥言视线交汇。宋宥言很快移开了自己的目光,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般。

  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二人的小动作,还在说说笑笑。

  沈氏的目光在几个小辈身上转了一圈,转而对皇后姜氏说道:“宁平今日何时进宫?哀家有些日子没见到她了。”

  宁平公主是姜氏的嫡女,出嫁后也常常进宫面见。只是几个月前,诞下幼子,便一直没有进过宫。

  “想来是快了。这出嫁前,整天欢蹦乱跳的,没个正型。没想到,嫁人了,当了娘亲反而沉稳了,现在啊,每日就是围着念哥转,就连上次臣妾想招她进宫,她都给推辞了。”念起女儿与外孙,皇后脸上的笑容更甚。

  皇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宁平是该沉稳沉稳了,她这么些个弟弟妹妹的,作为长姐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如今看到宁平如此,哀家很是欣慰。”

  “是,母后教育的是。”

  寿宴是订在晚上,除了柳氏与苏氏还有景王妃以外,其余人在慈宁宫稍坐了一会儿就自行离开了。

  皇太后也乐得如此,待她们都离开了,就拉着三人在慈宁宫中的小花园赏花。现下天气越来越好,几个人也就在花园中用了午膳。

  午后,皇太后与柳氏同榻休息,姑嫂二人单独相处,闲聊就说起了沈家小辈的婚事。

  “阿零如今位列将军,沈家又是这样的情况,怕是不好相亲。”沈氏担忧着说道。

  如皇太后所言,沈凌琛现在位居高位,手握重兵,自是不能随随便便嫁娶。若是寻个一般的,配不上沈凌琛的身份;若是寻个门当户对的,又难保对方没有歪心思,看中的只是沈凌琛手里的兵权。

  听着沈氏的担忧,柳氏倒是不以为然,她笑着说道:“这件事情不着急,我相信阿零心里会有个注意的。”

  “阿零确实是个有主意的。”沈氏说道,“我更担忧的还是希姐儿和煜哥儿。希姐儿那个性格,着实讨人喜欢,但若是嫁娶,怕是会让对方伤透脑筋啊。”

  想起自家的孙女,柳氏也是头疼,“儿孙自有儿孙福,顺其自然吧。”

  “也只能如此。”沈氏迟疑片刻,才开口说道:“其实今日,还有件事情想于嫂嫂说说。”

  柳氏闻言,疑惑的看向沈氏。

  沈氏继续道:“就是煜哥儿的婚事。”

  说起沈煜,柳氏叹了口气,“煜哥儿的情况,娘娘也知道,并非老身不愿给他说亲,实在是他不肯,总是不想耽误其他姑娘。”

  沈煜的事情沈氏自然是知道的,“嫂嫂可知道陈生?”

  “陈生?”柳氏回忆了一下,“娘娘说的可是户部侍郎陈大人?”

  “正是。”沈氏动了动身子,换个了姿势,“陈大人家有一嫡女,如今岁数与煜哥儿相反,还未婚嫁。”

  沈煜如今二十有八了,与他年龄相仿,却仍未婚嫁,只说明此女子也是身患疾病。

  “嫂嫂大概有所了解,这陈生为官清正廉明、洁身自好、克己奉公,是十足的忠臣。他的这一嫡女自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那姑娘我见过一次,长得是沉鱼落雁,性子也柔软,待人接物也没得说,自是家教良好。”

  柳氏疑惑道:“嗯?照娘娘如此说,这姑娘倒是顶好的。可为何一直没有婚嫁?”

  沈氏颇感惋惜道:“这陈姑娘年幼时生了一场大病,后来身子是养好了,却得了哑疾,以至于到今日也未能婚嫁。不知嫂嫂是否嫌弃,若不弃,我可安排此事,让他们二人见上一面。”

  柳氏闻言,浑浊的眼睛一亮,“自然是不嫌弃,怎会嫌弃呢。以煜哥儿现在这个状况,若是愿意娶个姑娘,或者有姑娘愿意嫁给他,那老身这辈子都可谓没有遗憾了。”语速也比之前快了许多,整个人仿佛年轻了好几岁。

  沈煜一直以怕耽误别人为借口推脱成亲,如今有这与他同病相怜的陈姑娘,二人说不定有希望。柳氏倒不期望沈煜日后能够生子,只盼他能找到一个贴心的人,二人能够相互有个照应。

  沈氏笑了笑,“嫂嫂言重了,没那么夸张的。”

  “不夸张,一点都不夸张,娘娘是不知道前些年我为了煜哥儿的事儿真是操碎了心。如今有这样一个机会,还请娘娘多费心。”

  沈氏轻拍了拍柳氏的手背,“嫂嫂放心,我定会尽全力的。”

  “那老身在此先谢过娘娘了。”

  “嫂嫂实在是客气了。”

  作者有话说:

  锦鲤:嗯……又是走剧情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