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穿越重生>乘风登玉京>第266章 二百六十六·牡丹未放已知名

  景顺三十二年岁末,白玉楼忽然发告天下书,历数无名殿罪状,号召江湖人士进京讨伐,清君侧,旗号上是这么写的。当中最为紧要的一条罪状便是二十年前居庸关案,说是此案为掌殿韩顷一手炮制的冤案,温擎将军乃是蒙冤惨死。

  当然如果只这一条并不会起什么号召作用,关键是,讨伐状送到各家一看,咦,怎么隔壁某某宗门前两年忽然没了,原来竟然是灭在无名殿手里?嘶…亲者痛仇者也未必快——不乏一些经营数十年、树大根深的家族一夕覆灭,这种事江湖上虽然屡有发生,但悉数灭在一家手里就实在令人胆寒,还都灭得干净利落。但凡撑得住宗门家族,谁没有些压箱底的本事,谁不是有头有脸,谁不是武功盖世叱咤一方,各家各派的帮主盟主都自认算得上一号人物,可是这忽然间发现,赶情儿咱们所有人头顶上还有这么一只尽握风云的黑手呢?

  本来也不是自家事,也有人将信将疑,可是一齐送到各个掌门手上的还有一份名录,一份无名殿密探的名录。这一下子可是凉水浇了油锅,大家回去一查,哟呵,自家最宠爱的小弟子、最得力的副手、道侣佳婿、等等等等,还真是有无名殿的探子。

  什么意思,这是随时想挑哪家下手就下手啊?你无名殿未免张狂。云生海楼首肯,十大门派大半响应,连一贯遗世独立的仙医谷裴谷主也被瞧见多次出入长安白玉楼,大家伙一瞧,走罢,长安走一趟。

  无名殿自然也收到消息,正在这个档口温镜说要见韩顷。一本正经上的拜帖,韩顷接的时候李沽雪在旁,一顿纠结到底要劝去还是不去,毕竟温镜提前打过招呼,可他又担心温镜的安危,实在两难,谁知韩顷竟直接点了头:“曲江行宫?行。”

  怎约在那?李沽雪试探地问:“要不要提前布置?恐怕来者不善。”

  韩顷想一想拍板:“叫地字阁点兵械陪着去一趟。”李沽雪心神一凛,地字阁出面是要见血的,手心全是汗,心想出去一定得想法子给温镜递信,叫他多加小心。

  待他出去韩顷召来地字阁掌阁和:“约在岁除,宫里的宴你要守好。”

  “宫里的宴?”地字阁一向掌文书刑狱,宫禁从未过问,掌阁一时有些迷糊。

  “嗯,”韩顷面色有些凝重,“我疑心白玉楼另有所图。”

  掌阁听得懂这话的言外之意,勉强笑道:“白玉楼还能逼宫不成么。”

  韩顷也笑:“原以为陛下会下决断,没想到年纪大了心软了,我料想白玉楼不会就此罢休,总要防着。不过你说的也是,应当不会如此不自量力,前头楚氏的例才过去多久?楚氏当时禁军和京畿营俱在掌握尚且兵败,前车已覆,后未知更,哪有人如此学不会乖?许是我多虑。”

  掌阁躬身应是,就是,楚家人的血腥味儿还没散干净呢,应当不会有人这么胆大妄为。

  …

  便就是有人如此胆大妄为。圣知不用愚者谋,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这是荀子谏成相:前头的车子翻了,后面的车却不知便更路途,何时才能察觉谬误?可是前车之鉴恰恰是后事之师,有人就是如此不学乖,楚氏犯过的谬误温镜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咱们不犯便是。

  这件事一定能成,李沽雪那边最近很安稳,说明无名殿毫无察觉,温镜扫一眼舆图,又看看人群中央的温钰。

  白玉楼中大佬满座,却不知何时温钰已成他们其中一员。他被推举为京城魁首,隆庆坊白玉楼与崇仁坊吴记,一雕黑一饰白,长安城东北两座高楼,终有一战。

  剑尊谢秋河亲至,前两日还试过温镜剑法,温镜也终于知道了他与家中长辈的渊源。原来谢秋河问鼎泰阿之前曾卡在一个境界十余年,心灰意懒,游历边关到幽州,偶然与温擎一战,整三日夜打完两人都受了伤,但是分外酣畅淋漓,引为至交,此后三不五时天南海北也要约在一处比试。谢秋河正是经温擎指点才得以一举突破,后来做到剑宗宗主,成为泰阿认可的主人。

  当日谢秋河与温镜试完剑,他盯温镜盯了半晌而后遗憾道:“你再活十年说不定泰阿下一任会选你,可惜了。当年我赶到居庸关时你们兄妹已经不见踪影…终究是太迟。”

  温镜微笑:“不迟,您此番不是来了么?”

  谢秋河粗犷的眉毛皱起又松开:“罢了,围攻吴记不必太精锐的人手,昆仑百名剑修随你进宫。”

  温镜依旧微笑:“甚好。”

  这便是他们的计策,楚氏当时有一个思路很好,利用曲江行宫与皇宫距离遥远,这是好的,学了。倘若韩顷坐镇宫中,那么进攻难度会直线上升,不如先把他支到曲江,即便他去之即返少说也要花费大半时辰。而他回到城北,首先不会想到要进宫,他要停在吴记,因为温钰届时将率人马围攻吴记,到那时他会以为他们旨在吴记。

  温镜在人群中还看见袁惜莺,昔年圆脸两个酒窝的小姑娘也已长大,沉稳许多,背上双剑铮铮很有几分先人的风采,她的倾城派如今已站稳脚跟,一派掌门威严初露,正和钥娘、游簌簌叙话。

  当然,今日来了大半个江湖但青鸾派独独缺席。不过也无妨,红衣的美人没来白衣的隐士却到场很多,朝与歌叛出轻烟步月湖带出来一部分门人,今日悉数到此。

  正当时,门外忽然有一群银袍子挥着长袖飘然而来,活像一片白云降在了人间,温镜和温钰、钥娘几个对视几眼,两仪门居然也肯来?而后便看见一片白云后头缀着一袭青衣,原来是裴师说项么?

  打头正是祁忘风,紧跟在他身后也是熟人,眉目清丽气质端正,于朝雨。堂中安静下来,据闻两仪门可是和白玉楼不睦,钥娘身边袁惜莺唤一声“于姐姐”,声音很轻,立刻被祁忘风中气十足的声音盖住,他径直行到温钰身前:“昔不闻居庸温氏尚有遗孤存世,未能代为照拂,贫道惭愧!”

  温钰不卑不亢:“忘风道长与先父似乎并不相识,谈何照拂。”

  “居庸关案为天下公案,每个身居关内安享清平之人皆受温擎将军恩惠,应为天下养,”祁忘风长剑扣在掌心一揖,“两仪门愿尽微末之力!”

  座中松泛起来,不是来挡路就行,纷纷称赞忘风道长大是大非毫不含糊,不减当年风采。

  这时祁忘风沉声问:“楼中帝子今何在。”

  来了!说什么忌惮无名殿,说什么清君侧!可天子脚下以武犯禁,不是所有门派都如袁惜莺的倾城派一般豁得出去,若没有一个皇子的名头如何名正言顺?正是暗中有消息说温贵妃还有一子留世,大家这才咬一咬牙倾巢出动。一时间堂中目光齐聚在温钰身上,少数稍微知情的人则眼风向温镜瞟来。

  温钰也遥遥递来一个眼色,温镜双目轻睬飒洒一笑,振一振衣领向堂中走去。他每走一步落在他身上的目光便多一分,衣袖参差紫气隐蕴,步履当阶鹤骨清癯,当他背对堂中人,他手腕一扬解开衣衫,大半劲瘦的肩背露出来,左边肩胛的刺青终于满座可见。

  本朝龙兴于河南道陈州淮阳县,自认五方之一青帝太皋之后裔,青帝功夫在牡丹,族中以牡丹为徽,百年的世家自封百花之王,南北朝时筹谋得当最终一统四境得登大宝。李氏皇族为防血脉混淆,每一个嫡系子嗣都要在出生时接受验亲和摸骨,确认血脉无疑便会赐下族徽,以秘法刺青,确保徽帜能在孩子身量长成时成形。

  而堂中这青年背上正是一枚牡丹纹。是真的天家血脉!座中热血沸腾,是真的?!却也有人不经在想,会不会是…伪造?

  这时裴游风上前,他从前是国师,这事在江湖上的老人之间不是秘密,仙医谷如何能得一方太平,除却裴游风手段硬之外还有一个缘故——大家瞅着裴谷主挂冠几十年皇帝还给他留着国师的位置,任是谁都要给他几分薄面。

  裴师查看那枚刺青,片刻后只听他道:“…确系当年贵妃之子无疑。”

  温镜非常从容,整好衣衫问祁忘风:“忘风道长还有何疑虑?”

  祁忘风目光炯炯望他片刻,低声道:“他日事成,裴游风居首功,两仪门不敢夺仙医谷的功勋,愿居末位,贫道自知前缘不善,愿求一封册朝雨仙姑的诏书。”

  于朝雨?这个姐姐温镜一向观感很不错,祁忘风此举意图也浅显,朝廷明旨封的师太道姑,能保两仪门几十年的太平兴旺,至少不会跌出十大门派。温镜低声应允,得此一诺,祁忘风运足真气一揖至地:“但凭殿下吩咐!”

  “但凭殿下吩咐!”

  许许多多温镜叫得出、叫不出名字的侠士齐声高念,温镜泰然接下,有他们相助围攻吴记,韩顷从曲江回援要先绊一绊,不能第一时间进宫。

  重头戏还是在宫中,九皇子鼠目寸光,放着皇宫不管先泄私愤去抄郦王的老窝,因此功亏一篑,这个不好,咱们可不能学。温镜手指划过舆图,且金光门还是太远,他的手指停在舆图一处,皇宫正北,玄武门。

  --------------------

  作者有话要说:

  …圣知不用愚者谋,…《荀子》

  哎呀,又中二起来了呀宝子们感谢在2022-10-28 23:16:31~2022-10-29 23:18: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观察者 19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