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穿越重生>乘风登玉京>第183章 一百八十三·昔年单骑向筠州

  霜序暮秋,九月为玄。

  咸阳的九月不是长安的九月。长安的九月飘着丹桂,风中带着花香和帝宫朱批御墨混合的香气,各色闻喜宴、樱桃宴、曲江宴排着队似的令人应接不暇。曲江池畔雅聚宴游,一艘画船上文人举子的佳句攀上了云霄,旁的一艘画船上闺阁女儿的眼眸融进了秋水。待到宴会终了,收桨归舟,他面前的阶上便落了一枚撺金枝的芙蓉宝钗,阶下有面容娇俏的女子笑得三分羞涩六分揶揄,还有一分盈盈的期盼附在金黄的梧桐叶上,打着旋儿地落在他躺了一只金钗的掌中。

  咸阳的九月也不是扬州的九月。扬州的九月轻暖轻寒,芙蓉踩着秋高气爽的尾影儿依旧热热闹闹地开着,偶有一两支耐不住夜晚的霜蔫头巴脑,也不打紧,罗伞似的花瓣下头躺着白藕与红菱。便有仅容一人的小舟轻轻巧巧滑入其中,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绾着雏鸦鬓的姑娘们白藕似的腕子和似菱角般线条分明的唇或许瞧不见,但唇边飘逸而出的采莲曲清脆的调子含着情,和腕子划过水面扬起的水花一道,似有还无地扑上桥上书生的面颊,他红着脸停下脚步,同伴问他做什么,他只道我要吟一吟芙蓉。

  其实芙蓉做信物又有何不好,荷花品性高洁,寓意忠贞不二,荷花结藕成丝,丝同思,相思不断,天涯同心。可是咸阳的秋既没有丹桂也没有芙蓉,昏暗的晨光里望去,只有萧瑟,苍黄,北风呼啸。在这北风里温镜忽然想起多年前的一个九月,那个九月有人前后赠过他两支犹带着露的芙蓉。

  彼时他还没开始习剑,那人便抢走他的刀鞘作花瓶,将芙蓉堂而皇之地挂在他的帐上。刀鞘岂能养住鲜花,底端不住地淅淅沥沥滴着水,滴滴落在帐上,点滴到天明。

  滴到如今,却也有…整整六年了。

  咚——咚——几声晓鼓敲碎温镜蔓延的思绪,五更二刻,他自嘲般一笑,从咸阳城外一处高丘上悠悠地起身。他身侧是一匹白鼻紫骝,赤茸锦鬃,碧玉劲蹄,缰缀金銮,鞍挂翠翎,温镜翻身上马,手上是一把剑和一只布包袱。

  仔细瞧的话,他方才搁包袱的地方殷出一片深红,周遭的黄土都被濡湿。

  咸阳城北五陵门。

  轮守的两班兵卒们在闸楼的阴影里打个照面,一队打着晨起睡眼惺忪的呵欠,一队打着当一晚上值饥肠辘辘的饿嗝,互相点点头,象征性地向外大声呼喝几句,催促候在外头的行人车马退后,只待时辰一到就支起辐木开城门。

  他们却不知今日外头没有等着进城的行人。忽然最靠近城门的一人觉得不对,他似乎听到什么声响。那声音叫他想起应征那年,总教头在高台上冲他们训话,说到激昂处一把拔出腰间的佩剑,锵地一声指向苍天。

  今日这锵地一声…却也是一把剑,这剑没指天,而是指着这兵卒自己:“啊!”

  “什么人!”周围兵卒呼喝,这兵卒则倒退三步仰倒在地,那把剑却没追击而至,只是稳稳地悬在他方才站的地方,悬在只开一条缝的城门两扇之间。兵卒们见来者恐怕不善,慌张地就想推上城门。

  !却推不动,两人推不动,三人也推不动,两队当值的人马纷纷铆足劲双臂抵在门上,还是推不动。

  “…快!快去击鼓!去禀报孟将军!”队正一嗓子惊得几名兵卒当即就往城楼上跑,留守的几人后悔不迭,只恨自己腿脚不够快。咸阳虽然不在战事第一线,但却是长安西面最后一道屏障,常有外戎探路的小队人马突击而至,谁知今日这一早就找上门的又是哪路蛮子。扭头却发现,那把古怪的剑震颤片刻,嗡地一响,剑身自干儿调转,竟然又自动自发飞走。

  “快关门!”不知谁又是一嗓子,兵卒们如梦初醒,刚刚放下的臂膀连忙又撑在城门板上。却又推不动,抬头一瞧,那把剑又自己飞了回来。

  孟谨安到的时候温镜已经在城门外候了一柱香的功夫。他想,这守将也就守守辅都,敢叫他守真正的帝都,或是随便哪个边陲重镇,皇帝老儿说不准已经被蛮子掳去吃沙子。

  只配守个无足轻重的辅都的孟谨安生得倒魁梧,也算相貌堂堂,自城门打马而出,漆黑的大宛驹亮银白的盔甲,青袍映鞍,红缨缀辔,倒很像气宇轩昂那么回事儿。

  温镜改了主意,打算好好跟他说话。

  可下一刻他主意又改回来,没别的,此人好巧不巧背一把刀。长把宽刃,刀头回钩,钩尖似矛,刀背突锯,其利不逊刃者,是一把掩月刀。温镜倒不是见不得人使这种刀,只是这刀不是晴时。不,他也不喜欢晴时…总之就是不顺眼。

  就你也配,温镜霎时冷下脸。

  “来者何人!”孟谨安见只有一人倒好似很是涨了些底气。

  温镜却不想跟他说话,许是等得久,许是他的佩刀触了咱们温二公子的霉头,再或者,只是前半夜里意外见到了不想见的人,温镜便没说话,一言不发腾空跃起发难。

  要说咱们白玉楼二公子,那还是有分寸的,人家吃朝廷官粮正五品上的将军,怎能伤着碰着呢。温镜没动孟谨安一根汗毛,他的采庸也没有,他只是趁孟谨安来得及拔刀之前挑断刀绶,长九尺余的长刀被甩到空中,刀刃和背上锯齿映着鱼肚白的拂晓天色冷光一闪,被一剑劈成了好几截,丁零当啷落在咸阳城外黄沙弥漫的古道上。

  来而不往非礼也,温镜斩断人家的佩刀总不好拍拍手一走了之,便送他了一只布包袱:“听闻咸阳城外匪患横行,致使来往商贾或贩菜食零碎,或贩布匹金玉,竟然不敢随意放进城,我便顺手替咱们咸阳城平一平匪患。哦,还有运木材的——孟将军,百姓们苦不堪言啊。”

  孟谨安只觉被怼在怀中的包袱一股腥味儿冲得太阳穴直跳,横举离自己有多远举多远咬着牙问:“这是何物?”

  温镜浮空站得与他视线平齐,面无表情:“九嶂寨大当家。”

  孟谨安猛然一勒缰,倒抽一口冷气:“九、九嶂寨?!”

  温镜冷声道:“怎么?周遭还有旁的匪患?还有几处一并说来,我家木材急等着进城。”

  木材?他家木材?孟谨安蓦然想起面前这人方才专门提了一嘴“运木材的”,却不是无的放矢!往咸阳运木材的还有谁?不就只有温家的…

  他、他们家因为他的一句话派人把九嶂寨当家的给杀了??还伤了多少人?孟谨安太阳穴没事了,改脑门子有事,一脑门子冷汗。他坐在鞍上浑身一个激灵险些握不住缰,不敢置信地望向手中的包袱。说出来温镜可能不信,孟谨安一瞬间竟然有些希望这里头搁的是他自己的脑袋。

  --------------------

  作者有话要说:

  多少年了,咱们温小镜装个逼

  唐代大部分秋闱是在十月,文中剧情需要改了

  少年听雨歌楼上,…点滴到天明 《虞美人·听雨》蒋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