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穿越重生>流放改造[种田]>第149章

  不管沈老头怎么想的?沈余的生意还要继续做下去。

  有人监督施工, 沈余也是闲不下来的,水泥和沙、楼板、施工队,这些都要提前订好, 不然到时候别人也要用他这里就岔开了。

  沈余对徐师傅是十分信任,而且有了之前盖工厂的那一遭, 徐师傅已经接触过怎么盖楼板了, 所以请他可以少很多适应的时间, 而且徐师傅也接触过之前的图纸, 多地方可以借鉴以前的图纸来,比如下水道通风口之间的。

  这边还没等沈余行动,那边徐师傅就自己找过来了。他就是做这一行的, 哪里有开工,或者听说谁要盖房子,他总能事先知道, 就比如这次。

  沈余这边一有大动作, 他那边就知道了,观望了两天,就自己找上门来了。

  这么大一片地,徐师傅哪里有不动心的?

  沈余要施工队, 徐师傅要活儿,两人一拍即合。当下两人就签了契书,然后就开始讨论该怎么建,格局怎么样的……

  不过沈余这边是有条件的,他这边工期挺满, 希望能够加快进度,所有的东西加起来最好不要超过11个月。

  徐师傅搓搓手,他现在哪里还敢跟沈余大声小声的,显得拘谨了很多。

  “这、侯爷您看,里面是不是也要刷上白灰?”

  面积问题,对于徐师傅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他们完不成,但是加上他的师兄弟可以啊!大不了再多招收几个学徒嘛,要紧的活儿不能干,提砖加瓦还是行的,搬水泥还是可以的。

  沈余脑筋一转就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了,很干脆的点头,“成,最好也早点干完。”

  徐师傅欢欢喜喜的走了,这一回,一下子搞定了两桩生意,今年都不用愁了,赚的钱,十年不干活都够他们花用了。

  建筑工的事情完成后,那就是青砖,瓦片、水泥、河沙、楼板。

  一样一样的跑下来,沈余觉得他瘦了一圈。

  慕景看不过去,劝他,“你可以适当的把活儿往下派去,以后的事情那么多,不可能都是你自己亲手亲为。”

  沈余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我们那些人没有适合的。”

  “不适合就培养,最新少给他安排一些活,如果不行我们再去买新人。”

  “只能这样了。”

  沈余虽然是这么说,但是他并不会拿百货商场来开玩笑,但是他还要建别的厂,那些都需要人忙活。这边他是会亲力亲为的,虽然会累一点。

  百货商场这边,沈余担心沉重问题,还特意让工坊那边弄出了钢筋,准备到那个时候弄钢筋混凝土的。沈余倒是想全部都弄钢筋混凝土的,但是时间并不允许,还有一个,小钱钱它不允许。

  不对,这时候的楼板,如果跟水泥钢筋算下来,就钢筋那里比较贵,但是贵也贵不到哪里去?主要就是质量有保证的,保守的来讲,七八十年坏不了。

  沈余想到这里有一点点心动,就跟慕景讲了一下,看看他有什么意见?

  “如果是更结实的话,我觉得还是后一种,至于你说钢筋问题,完全就可以多请一些人来,铁也不是很难的事情。”

  黄师爷跟沈余之前也算是比较熟悉的,再加上现在沈余但身份摆在那里,要退楼板的订单,他就是再不高兴也不敢吱声,但是一听沈余要加大水泥的订单,马上又高兴了。

  反正楼板也没有做,马上改成水泥也来得及。

  回去,黄师爷就跟他家老爷说了这个消息,“老爷,沈侯爷这次要的水泥实在是有点多呀,加起来都有2200多两银子,不过我看那样子,后面还要加。”

  “他真修那么宽?难道真能赚钱?”

  黄师爷之前也是个读书人,做生意还是这两年才开始的,“或许吧!要是不挣钱,沈侯爷他图啥?”

  陈县令一猜也是,不过他弄不懂里面的弯弯绕绕,也不太去细思。心里反而祈祷沈余动作快些,早点把这个商场弄出来,将来考察的时候也是业绩呀。

  煤炭经过沈老娘的亲手测试,效果杠杠的,沈余打算也该提上生产日程了。

  正好,沈老娘觉得在县里玩得有些无聊了,也想找点儿事情做,她就跟沈余说让去店铺干活。

  沈余是不可能让她去店里的,倒不是不放心,而是铺子里都是年纪轻轻的小姑娘或者是活计。一次两次的还好,多了,难免给人一种沈余派人监视他们的错觉。

  于是,沈余就给沈老娘出了一个主意,就是坐在院子门口卖卤味,为此,沈余还用贡献值给沈老娘换了一个卤味包。

  “也不用您多上心,每天卤一锅,也不用是什么好料,就豆皮子或者莲藕,一些鸡鸭骨头一类的,随便串些,就像我们以前在家弄的那样。”

  沈老娘问问卤锅里面的香味,问,“这怎么跟在家弄得不一样?”

  “这个调料是特意调好的,自然更好。”

  “那成。”

  沈老娘卖得不贵,荤菜是10钱一份,素菜五文。一份大概是五两的样子,挣一半。

  不过她好像挺有这方面的天赋,又弄了些卤蛋,海带……还有不大喜欢的大肠都有,因为卖得不贵,十文钱荤菜,再来五文钱的荤菜,就够一家人吃一顿了。

  又因为靠近出城门的位置,所以,生意还不错的样子。

  也有人注意到了她用来卤蛋的小锅子了,看她烧了半天都没有加火,觉得很方便,就问她这是哪里买的?

  沈老娘当然是实话实说,“我儿子的工厂出来的,蜂窝煤,一个可以把饭煮了,还能炒菜。”

  “贵不贵?”

  “不贵,不贵,两文钱一个。就是这炉子要特制的,里面的炉芯是关键,可能要贵点儿。”

  住在县里的都是不大差钱的,他们平日煮饭也是需要烧柴的,柴也是要买来的,都是钱,也就几文钱的事儿。

  “不超过一百文都可以,你给问问。”那人说完,又给沈老娘买了20文的卤肉有捡了了四个卤蛋回去。还别说,这卤肉卤得真香。

  沈余不知道他娘给他接了一笔订单,还在跟谭木匠扯皮,“不可能的,肯定不行,这么多钢筋,还有玻璃房那边,你说也不能落下,这边你也要规定三个月时间,反正我不行,谁行谁去。”

  沈余也知道自己有点强人所难,在现在这个完全靠手工的世界,三个月想要打造那么多钢筋,除非是这些人人不眠不休的结果,或许还不够。

  “要不我去招人吧,百货商城那里不能落下,玻璃房那边可以先搁置下来,铁石也可以都换成铁块。”说完这些,沈余觉得心都在滴血。

  但是不这样,他也没有办法呀!

  最后,沈余又加五十个临时工,专门负责看火打铁之类的。

  搞定好谭木匠,沈余又提着蜂窝煤回了县里,结果就听到他娘给他弄了一笔订单,还不算小,炉子18个,蜂窝煤500个。说是用着试试,好用,就继续用。

  沈余也有打算推出蜂窝煤的意思,沈老娘这个举动正好歪打正着。炉子家里工坊那边就有,蜂窝煤更多。工坊那边的蜂窝煤是用模具挖出来的,两个人操作,一次可以压十个的样子,一天就能做上千个。

  沈余当即就又回了村里,拖了二十个炉子来,又拖了一千个蜂窝煤。

  “这是这段时间的了,如果要下次,那就只能等一月后了。”

  蜂窝煤不太挣钱,他算过了,炉子一个卖的六十文,蜂窝煤一个2文,就是卖一个炉子,1000个蜂窝煤也只能挣半两银子的样子。

  沈余觉得做蜂窝煤劳心劳力,也挣不到什么钱,就准备卖出去。

  沈老头看得开,“你怎么卖?”

  “随便给点儿银子,我得把工人的本钱起来啊。”沈余还给了那师傅二十两银子呢!

  沈老娘犹豫了一下,“你准备卖多少钱?”

  “五六十两随意给,够我保本就成。”

  “你有你有人选了没有?”

  沈余摇头,“没。”

  “那你等两天,我去给你找个人来。”

  沈余还有些诧异的看着沈老娘,“娘,你认识什么人?咱们村子里的吗?”

  “不是,你小舅舅。”

  沈余皱了皱眉头,他舅舅这个人,他不太喜欢。那人是沈老娘大伯家的孩子,后来他亲舅去后,过继过来的孩子。后来沈家发家后,也曾缠上来过,不过,沈老娘对他没什么感情,没有讨到好,也就灰溜溜的走了。

  “不是他,是我娘那边的一个亲戚,算是表舅,你见过的,很小的时候,还给你买过糖。”

  沈余回想了一下,没有记忆了,“记不起来了,不过那人人品还行吗?”

  “人品还成,后来也是去了战场,瘸了一条腿回来,我也是才知道的,因为那条腿的关系,年纪一大把了,连个婆娘都取不着。”

  “就是他可能也没钱,不过我从我和你爹的私房里面给你,你就不要给他提起了。”

  “成,其实做这个也算简单,最重要的是那个模具。我把模具的给你,方法写给你,你直接带过去就成。至于钱不钱的,那也无所谓。”

  得了沈余的准话,第二天,沈老娘的卤菜铺子都没开,就跟沈老头出了一趟远门,第二天带回来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

  “儿啊,这是你小舅舅。”

  “小舅舅。”沈余从善如流的喊人。

  沈老娘娘家姓高,她的表弟就叫高野。

  名字虽然野了点儿,但是是真的挺老实的,看见沈余,就笑到,“这是小五?差不多十四五年没有见过了吧!”

  沈余心想,怪不得不认识,那个时候他才四五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