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穿越重生>流放改造[种田]>第100章

  沈余这么做也是有考虑的, 正月初一到十五,都是走亲的日子, 沈村80多户人, 与附近的那些村子早已经是亲连着亲, 拐着弯的亲戚可以说是数都数不清。

  这时候弄个榨油机出来,看热闹的人怎么都不可能少?如果哪个拿了豆子去榨油, 围观的人肯定是里三层外三层, 这样子,这消息还不得像风儿一样往外传, 还省了打广告的时间。

  然后在争取正月里就把成品做出来,肯定能打开一些销路。

  然后以平溪镇为轴心,慢慢向四周扩散, 岂不是美哉!

  “那收钱不?”

  “不收的,就当是为村里人做点儿事儿了,反正每家每户都种有豆子,除了卖给幺叔家做豆腐,吃着也不太好, 干脆榨油了, 吃这个油跟猪油其实也没有很大的差别, 营养差不多。”

  “小五, 你这说真的?”旁边有人不敢相信的问,这怎么也是像是能赚钱的生意,现在听起来像是免费的一样。

  “这自然是真的,与村长都商量过了, 不然那房子能腾出来?如果之前不是大顺哥说起,我也没想着说出来,我大伯的意思初二那天给大家一个惊喜,把这事说开,也讲一下分工问题,比如大家一次榨多少油什么的。”

  众人一想也是这么回事儿,就是手里的牌也玩着不那么吸引人了,人人若有所思。

  ……

  初一这天,果然就如沈惊蛰说的一样,一大早的换了新衣服。不对,应该是全家都换了新衣服,就连沈余也把那件白色的兔毛斗篷找了出来。

  其他人看见了他这打扮,纷纷取笑道,“哟,今天终于舍得穿出来了?”

  实在是沈余对这斗篷爱惜得很了,除了慕景送过来的那天穿了一次,其他的时候都好好收在衣柜里,就是前两天冷得厉害,他都没有翻出穿上。

  “来来来,吃汤圆了,老五吃红糖还是芝麻的,加不加鸡蛋?”

  “都要。”沈余表示他不挑。

  “好咧,你们几个小的呢?吃什么味儿?”

  小孩子哪有什么选择啊,干脆学了沈余,“也都要。”

  “好,都跟你们小叔一样。”

  沈老大脾气十分好的拿了大碗出来,从盆子里面舀了五个芝麻馅儿的又从另外一个盆子里舀了五个红糖馅儿的,最后舀了个鸡蛋,添了一点水。

  弄得这么复杂,其实也就是简单的酒酿汤圆而已。

  沈惊蛰靠近沈余,排着马屁,“小叔,今天你穿得可好看,跟个小公子似的。”

  沈余被夸得高兴,摸摸他的头,递过去一个红包,“来,给你压岁钱。”

  “啊,小叔新年好,侄子给您拜年了!”

  沈余听着,无端觉得自己老了许多,不过他也没察觉哪里不对,“乖。”

  “老五,压岁钱居然过年给吗?怎么今天给?”沈老四也凑了过来。

  “我高兴。”沈余又摸了个红包,“给我还没出世的小侄子的。”

  “这怎么好,还没出世呢?”沈老四嘴里说着,手上利落的接过红包。

  其他小孩子看见了,都不用谁提,都朝着沈余跑过来,“给小叔拜个年。”

  沈余掏出红包,一个个的发,里面都是装的碎银子,都是六钱银子又六十六个铜板,不算多,全部发下来也才五两多银子。

  沈立春还有点不好意思,倒是沈梅大大咧咧的过来了。

  “五哥,新年好,小妹给你拜年了。”

  沈余从袖子里掏出两个不一样的,这是一两的那种,特意给这俩姑娘准备的,她们都比较大了,明年或许就该找婆家了,还能拿多少年的红包?

  “好了,都去吃饭。”

  沈老头和沈老娘今天什么都没干,以前早饭沈老娘都是充当添饭的角色,今天就坐在首位乐呵呵的看着。

  沈老娘看着小儿子红包一个个给出去,她以为应该也就一二十个铜板,不光她以为,就是全家都是这么以为的,倒也没有心疼的感觉。

  沈老大把汤圆给沈余端了过来,“老五,你的汤圆。”

  “谢大哥。”

  沈老大一乐,“自家兄弟,谢啥?”

  沈余不回答,嘿嘿笑,一口汤圆下肚,仿佛甜到了心里。

  初一这天,大门是没关的,慕景走进来恰好就是一家子其乐融融的画面。

  “慕景来了,来吃汤圆。”沈老头招呼一声,沈老大自动就去屋里拿了碗出来,舀了一碗汤圆。

  “来,挨着老五坐。”

  慕景是吃过来的,随意弄了点东西吃,他一个单身汉子,能指望着他顿顿都弄什么像样的东西吗?

  所以看见沈家么汤圆后,就产生了这一定很好吃的感觉。

  味道如想像中一样,很甜。

  “是不是很好吃。”沈余将碗里最后一个汤圆吃完,有点意犹未尽的问。

  慕景见他的样子,突然有种想要摸摸的感觉,但是他没有忘记眼前这场合,捏捏手,把这不合时宜的想法抛开,用汤匙舀了一个汤圆喂了过去。

  沈家人眼观鼻鼻观心,全当没看见,这两个待一起的时候,那股腻歪劲儿,彻底让沈老头和沈老娘心里的顾虑抛开了。

  “嗯,饱了。”

  慕景三两口就把碗里的酒酿喝完,跟沈家人做了别,然后就打算带着沈余去镇上玩儿。

  “老头子,给老五他们带点儿吃的,小零嘴也别忘了。”

  “小叔,你真的不带你可爱的侄子吗?”

  沈余露出个笑,就在沈惊蛰他们以为有戏的时候,过段的摇头,“不带,亲爱的侄子们,你们还是让我亲爱的二哥带你们出去玩儿吧!”

  “啊,小叔,你一点都不好看了。”

  沈余才不在乎,心上人在一边,他心情美得很,甚至还用他那五音不全的嗓子唱起了歌,“走,我们赶着小毛驴,我们去赶集……”

  好在慕景不嫌弃他,“你这唱的啥?”

  沈余哪里知道唱得这是啥,反正就是气氛来了就这么唱呗!

  “不知道,想唱就唱了呗,还管什么名来的。”

  这边沈余他们一走,家里有红包的就开始拆红包了,话说这还是他们第一次收到红包,以前都是直接拿了铜板算了,所以一个个的还挺新奇。

  “惊蛰,你小叔给你们多少红包啊,给娘看看?”沈宋氏伸手就想拿,被沈老娘喊住了,“老二媳妇,帮着你大嫂收拾桌子。”

  沈宋氏看看三弟妹,她也是坐着的,猜想出应该是她哪里得罪沈老娘了,不然也不能光喊她一个啊。

  “哇!”

  这边,沈惊蛰他们已经把红包拆了开来,就倒在桌子上面了。

  “好多,欸,这是什么?”沈春分拿起碎银子,好奇的问。

  “哎呀,春分你手里怎么还有碎银子?哪里来的?”沈刘氏刚好捡碗捡到他那里,恰好就看见他把银子拿了出来。

  “红包里倒出来的。”

  “哎,我的也有。”

  “我也有。”

  “小谷雨的也有。”

  沈梅和沈立春也悄悄倒出来看了,她们的也有,不过不太一样,她们也不笨,只说也有,却没有拿出来看的意思。

  “有多少?”

  “一个小银子加六十六个铜板。”

  沈老娘肉疼了一丢丢,“老五可真是舍得,雨水,你们之后可要好好孝顺你们小叔。”

  “嗯嗯,知道。”

  沈老娘看桌子收拾得差不多了,就起身进屋,准备去拿些炒花生一类的零嘴儿出来。

  等沈老娘走了,沈宋氏才靠近两儿子,“惊蛰、清明,你们还小,把银子给娘,娘给你们存着哈,以后给你们娶媳妇用。”

  以前沈宋氏就是这么骗孩子的,不光她这样,其他的大多也是如此,基本上小孩子也都会乖乖把铜板交出来。

  然而,这次,她的愿望落空了,“娘,就不用你操心了,小叔给我们都打了小柜子,里面能存钱,放进去就拿不出来的,你也不用担心我们乱花。”

  沈宋氏狐疑,“啥时候的事儿,我怎么不知道?”

  “老早就打了,平时给的零花钱都存了起来,我们打算科举的时候才打开看看。”

  沈宋氏似乎想来了什么,“就是平时你们写课业那个大书桌?那个顶什么?还是娘给你们保管吧?”

  沈惊蛰坚决的摇头,“不行,娘,您可别小看了这个柜子,这是榛木打的,一般都打不开,只有钥匙才能打开,还得要用四把钥匙才能打开,缺一把都不行。”

  沈宋氏讪讪,“这万一钥匙掉了可咋办?”

  “小叔有备份,不怕。”

  沈宋氏还有点脑子,没有说万一你们小叔给拿走怎么办这种蠢问题,要是要拿,还给他们这么多钱干什么?又不是闲得慌?

  “好了,我看这法子不错,雨水,你们把钱放好。”

  沈老头一发话,沈宋氏也不再说什么了,她其实很眼馋几个孩子手里的钱,加起来都有二两银子了,这么多,要是她小时候有个这么大方的小叔,这该多好?

  沈老娘才把花生,炸米花一类的小零食摆放好,三叔家的小宝和大伯家那个大孙子就来了,“二婶,新年好,我来找雨水他们玩儿。”

  “小宝和丛林来了啊,找雨水他们啊,他们在后院那边,我们来吃糖。”沈老娘将桌子上装糖的盘子移了移,让两个够得着的样子。

  “谢谢二婶。”

  “谢谢二奶奶。”

  小宝第一次看见白色的米花,吃一个,甜甜的,“二婶,这是什么?甜的。”

  “这是炸玉米,好不好吃?”

  “好吃,以前都没有吃过。”

  “你五哥才弄出来的,好吃就多吃点,放口袋里吃。”

  沈老娘可不心疼这个,一斤玉米可以炸好大一盆子这个米花,可比花生便宜多了。

  “小宝、丛林来了?”

  “来了,惊蛰,你怎么不说你家有这么好吃的米花?”小宝一边往嘴里塞米花,一边嘟囔。

  沈惊蛰其实也觉得挺好吃的,他抓了一把,吃了一个,有点不脆了。

  “我也是前两天才吃到,你吃不吃?都给你。”

  “吃。”

  沈丛林要好一点,“惊蛰,我们不是应该去镇上吗?”

  对哦!

  “走,我让大伯赶了牛车去镇上,今天过年,镇上肯定热闹。”

  “都有谁要去?来数数,一、二、三……八个。”数到这里,就有点难办了,牛车坐不坐得下?

  外面有点冷,慕景让沈余坐车厢里,沈余哪里肯放弃跟慕景腻歪得机会,坚决不去,“这皮裘厚实着呢,不用,一点都不冷的。”

  慕景嘴角勾起,这是他给打的兔子,皮子也是他亲自处理的,然后拿到镇上,请了绣娘仔细缝制,本来是等过年才送的,但是天气突然就降温了。

  “等明年,我再给你送一件更好的。”

  更好的是啥?狐狸皮么?

  “不要了,这件感觉听好的。”

  “你喜欢就好。”

  “慕景,你说过年镇上有什么好玩儿的?”

  慕景也不知道,以前哪怕去过,那记忆也模糊得差不多了,“现在不知道,以前挺热闹,有耍舞狮子的,吹糖人儿,花糖画的,圈圈儿的,卖小孩子玩的小玩意儿的,你知道,过年小孩子的东西是最好卖的……”

  随着慕景的讲述,沈余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画,上面活灵活现的出现了一队舞狮子的舞狮队,旁边围着人,欢呼着给他们鼓掌,旁边的掌柜笑吟吟的看着;再然后,一条小巷子里,一个年岁四五十的老大爷手里正捏着一团还没有冷却的糖团,在手的帮助下,飞快吹出了各种动物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