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穿越重生>流放改造[种田]>第63章

  吃了饭, 沈老头留着慕景谈人生谈理想。当然,这是沈余的理解。

  沈老娘端了一小篮子红紫色的果子进来, “来,别光说话,这是丫头们上山摘的山捻子, 你们也尝尝吧。”

  沈余觉得这果子看起来有点眼熟,仔细瞧来,这不就是桃金娘嘛!想想,桃金娘好像是有很多别名, 各地叫法不同。是一种很有用的山果,具体什么功效他记不太清了,好像是能够活血, 女子吃了效果很好。

  “娘,这果子山上还有没?”

  “小丫他们摘的,你去问她们去!”沈老娘回了一句,问,“儿啊,现在怕是不多咧, 你要吃家里还有。”

  “不, 我听说能泡酒,很适合女子吃。”

  沈老娘一听儿子的听说,就知道啥意思了,肯定是在那里听说的,羡慕的说, “那里可真好,什么好东西都有。”

  沈余点点头,这话没毛病,那里的确是很好,虽然也有种种不足,但是瑕不掩瑜,总得来说,大多数人都是过得很满足的。

  “娘,我们家有没有甜酒曲?”

  “没有,儿啊,你要酒曲做什么?”然后,沈老娘就猜出了作用,“你要酿酒吗?”

  酿酒!这可真是个好主意!听说桃金娘酿酒对白酒的要求比较大,要50度的白酒,现在酒肆里卖的白酒一般也就是三十多度,不会超过四十度,自己酿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娘,酒曲哪里有卖?我去买点回来。”

  “你真会酿酒啊?”沈老娘不放心的问,她可是听说了酿酒都是用真粮食做的,要是不成,就得浪费粮食,她有点舍不得。

  沈余一看他娘这表情,就猜到他娘心里的想法了,“娘,听说过高粱酿酒没有?”

  “听你爹说过,咋的,你打算用高粱酿酒?那个倒是不亏粮食。”沈老娘的算盘打得好,一斤高粱米也就两三文,跟豆子一个价格,比起大米八文一斤,怎么都要便宜多了。

  “嗯,我们家没种高粱吧?谁家有高粱,我去买点儿。”

  “你老叔家年年都种,他们家地少,就在庄稼地里夹杂着种点,吃习惯了也是一样的。”

  “那我去买五十斤先试试。”

  沈老娘说,“我去吧!你小辈去,他也不好意思收你钱。”

  “好。”

  沈余是三分钟急性子,他要的急,沈老娘也由着他,反正老叔家距离他们也近,没一会儿沈老娘就扛着一袋高粱回来了。

  “娘,怎么这么多?”

  “你不是说五十斤吗?这袋子差不多。”

  沈余摸摸额头,又忘记古代跟现在的兑换比例了。

  “那好,我给去泡上啊?”

  沈老娘将袋子放下,“先别忙,你去哪个簸箕来,我给选一选,什么渣子都有。”

  忘记了,做高粱酒的时候,高粱米是要挑选一下的,的确是要先要挑选一下。

  “娘,这次我们试着做,就只做一半,看看效果好不好?”

  “嗯,都听你的。”

  等高粱米泡上,已经是晚上过了十点,慕景也已经离开了,沈老头晃悠悠的过来,“你们娘俩做啥呢?”

  “你儿子要酿酒。”

  “啥?你还会酿酒?”

  “差不多吧,并不难。”

  “儿啊,这就好了?得泡多久?”

  “七八个时辰,对了,娘,别让人碰这些盆,不然会出现怪味。”

  沈老娘点点头,“保证不让人碰。”

  翌日,沈余带着沈梅又去山上摘捻子的地方,就像是沈梅说的那样,好多都被雀子给嚯嚯了,剩下的都是没有熟的。沈余看了一遍,这地方还挺多的,这捻子树都有些年头了,若是有银子可以将山包下来,专门做捻子酒卖也是可以的。

  “这捻子还有多久能熟?”

  沈梅想了想,“差不多过三四日吧!那时候熟的比较多。”

  沈余点点头,回家拿了彩色的布头,给剪成一条条的,就绑在捻子果比较多的地方,只要有雀子靠近,那布条就会动起来,雀子就会被惊飞,这个办法在现代的都挺有用的。

  山下也是一片忙碌,发财叔收了鱼,慕景就打算雇人种藕,这事儿是沈老头去请的人,请的都是关系不错的几家人,不说什么干活的老把式,因为农家人除了那些闲汉,其他的干活也差不了多少。

  这时候天气还不太凉,能种藕,沈余算了一下收获时间,大概也就是二三月就收了,那时候正是缺菜的时候,应该好卖。

  藕种运了来,一共是一千斤,六十文一斤,算得上高价格了。沈老头跟慕景谈了一晚上,一千斤藕是六七亩的量,剩下的就打算圈起来做鱼塘。

  沈余下来的时候,这群人正干得热火朝天的,他在人群中一眼就看见了慕景,慕景对人的视线何其敏锐,抬头就看见了什么。沈余朝他挥挥手,慕景也朝他笑笑,两个之间自有一股气氛。

  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干活,沈余也不好意思在那里干看着,所幸回家去篜高粱去了。

  将泡好的高粱清洗过,然后就放篜布上面篜,这时候可以将酒曲弄碎,等篜好的高粱米冷却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合酒曲了。酒曲他有叫沈老大带回来,还有发酵用的罐子也没有忘记,都让沈老大带了回来。

  “儿啊,就这么简单?”

  “这才到哪里啊?娘,把你后面的纱布递过来一下。”沈余指了指沈老娘后面的纱布,这是用来搭在高粱米上面的。

  “还得等它糖化,也差不多得七八个时辰,上面会长出一点小毛毛。”

  “然后就可以把高粱米装罐子里面了,这个过程得万分小心,不能让其他不干净的东西钻进去。”

  沈老娘认真的点点头,显然她对酿酒这事儿极为上心。

  把合了酒曲的高粱米全部都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沈余就开始清洗罐子,他让沈老大买的都是十斤的那种坛子,买了有五个。

  一一清洗好,摆放在太阳下面杀杀毒。

  下面愁的就是蒸馏装备了,酿酒最重要的就是蒸馏,最后一步成了才算是成了。不过沈余有了酿酒的念头就已经想到了,古代道士擅长炼丹,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提炼丹砂,其中就会用到这蒸馏器具。

  当然,他的目的不是去道观里面借,而是找到给他们打这种器具的铺子去订做一个。

  道观说是在县城附近,其实也得走上一两个小时,沈余骑着沈老四的驴子,速度自然比驾牛车要快,去只用了一个多时辰。

  现在这座小道观已经跟上次他来的时候有所不同,那个小童一看见他,就笑着打招呼,“沈小郎今日怎地有空过来了?”

  “实不相瞒,今日我来是有事相求。”

  明危将沈余带进了道观里,豪爽道,“哪里说什么求不求的,你给我们道观拉了那么大一笔交易,还没有给你道谢呢!你有事就说。”

  明危说的是石膏那事儿,沈余点点,“那我不客气了。”

  “我想问一下你们这里是不是有提炼丹砂的器具?”

  明危脸色一变,“没有,我们现在不弄这些了!”

  沈余狐疑,上次他来可是听见有小童说师祖炼的丹砂不错的。他见明危脸色不对,知道这其中应该有什么不对劲,就问,“这是怎么了?”

  明危想着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就说了,“上面有人吃金丹死了人,现在不让炼了。”

  不是前朝皇室就有人吃金丹死了人吗?现在不是还有有很多吃金丹的,怎么现在才不让炼了?

  沈余就是小屁民好一个,也没太关注这些,他从明危那里看出来是误会了什么,“其实我不是要来买金丹的。”

  “那你问这做什么?”

  “我想问你们那器具哪里买的,我用得着,我想去弄一个。”

  “不用去了,半月前我们才去打了一个,还是新的,现在放着也没用,你若是要就拿走。”

  惊喜来的太快,他有些反应不过来,这蒸馏器这就到手了?

  明危去取了蒸馏器来,也就比脸盆大个一圈,沈余去抱,差点没抱住。

  明危见了吃吃笑,“这是黄铜打的,挺重,怕是不好拿回去。说真的,这玩意儿也就只能练练丹砂,其他真的不行。”

  “实话说,我是拿来酿酒,到时候成品出来了,也给你带上一坛来。”

  明危不太信,嘴上却说,“那我等着了。”

  对于儿子出去一趟回来,就带回来这么个奇怪的东西,沈老娘有些好奇,“儿啊,这是什么东西?怎么这样奇怪?”

  “嘿,这才是酿酒的关键物品,没它怎么也成不了。”

  沈老娘所有所思,点点头,“儿啊,娘去看过高粱米了,好像有白绒毛了,是不是就能装罐子里了?”

  “嗯嗯差不多,走,我们去看看。”

  糖化过后的高粱米都有微微的酒味儿了,沈老娘一闻就高兴了,“儿啊,这搞不好真行,你闻闻这味儿,还真跟酒差不多。”

  “娘,这才哪跟哪啊?你看看真正的酒。”

  “那娘就等着瞧好了。”闻着酒味儿,沈老娘心里的大石算是没压那么紧了,帮着儿子把高粱米装进罐子里密封好。

  “还得去买几个陶瓷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