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穿越重生>流放改造[种田]>第20章 定下契约

  [恭喜宿主完成主线任务:培育300棵秧苗!]

  [任务奖励:5000劳动值,50积分,营养液×1!]

  [任务奖励已发放,请宿主查收!]

  沈余松了一口气,算是成功了。

  沈余取出营养液,看看究竟是什么东西?是人吃的还是动物吃的。

  结果却都不是,是给植物用的,不过也没有让他失望。

  [初级营养液:能提供作物生长百分之10的养分,缩短作物百分之10的生长时间!使用面积:600平方!]

  哟呵,这可是好东西啊!他的秧苗因为他的疏忽,这下能找补回来了。

  沈余给用水兑了,撒到了田里,想着最多能撒600平方,他这小小一块也就只有200多一点,多了也是浪费啊!

  于是,他干脆手一扬,都倒进了沈老头那边。

  干完这一切,沈余悠哉游哉的转悠回家,迎面就碰上扛着猎物回来的慕大猎户。

  “嘿,慕景,你今天打着什么了?”沈余将手里的狗尾巴草一扔,跳着就过去了!

  慕景垫垫肩上的猎物,示意他自己看!

  沈余认了半天,觉得有点眼熟,最后不确定的问,“这是狍子?”

  “嗯,两年的!”

  得到确定的回答,沈余有点好奇的打着这头狍子,这就是狍子啊,他老听人说傻狍子傻狍子,原来狍子长这样啊!

  不过他瞧着那灵动的双眼,看着也不傻啊!

  这狍子还没死,被沈余盯得在慕景肩上乱动,不过被绑了四肢,也无济于事。

  “慕景,你这是要送镇上去?这都什么时候了?”

  “跟镇上客来酒楼的掌柜约好了,今日天黑前送一头活狍子去,早去那就早点回。”

  “也是,现在太阳虽然出来了,也没太晒人!要是下午去,晚上回来就得黑了!”

  突然,慕景问,“余哥儿,我最近老看见婶子去镇上卖花姑?”

  “花菇?没有啊!”沈余直接否认,“我们家只有香菇!”

  慕景被他的说话逗乐了,“香菇是什么?”

  “不就是他们说的大蘑菇?炖着老香了!”沈余想着小鸡多香菇,口水差点给馋出来。

  “那就没错了,婶子隔三差五的卖,村里有人眼红了,让婶子去山上的时候小心着点!”

  沈余一点都不在意,他觉得慕景不像是到处乱说的人,直接道:“没事儿,这都是我种的,我娘才不上山!”

  慕景惊讶的问,“蘑菇还能种?”

  “怎么就不能了,又不难!”

  慕景叮嘱,“这事儿你别往外说,能瞒多久瞒多久,最好跟村长通个气,他是你大伯,人也还不错,让他拿个主意!”

  沈余惊讶的看着他,“唉,慕景原来你还会考虑这些啊?我还以为你就是直肠子一根筋儿!”

  慕景嘴角抽抽,这话说的怎么这么欠扁呢!

  “放心吧,大伯早就知道了,我们说了,以后两家一起起来种蘑菇!就是销路不太好找!最好是将这边的带到别的地方去卖,我家的香菇是品质这么好!”

  慕景也在一边想着什么,问,“你们一天能种多少?需要多久才能收?”

  沈余也没太在意,“只要将种做出来,天天浇水,七天就能采摘,然后再洒水放个几天然后陆续等它发,十天内又能长一茬,就是做种要一个月!如果真正开始种植起来,一天想有几斤就有几斤,哪怕是百斤也是有的!”

  慕景大惊,他没想到是真的能大量种植,而且听余哥儿的意思,种多少都是随意,再大的量收获也就一个月。

  飞快在心里算了一笔账,他与别的人不同,曾在军营呆过,知道个个地方的物价不同,比如说这边的黑蘑菇一斤最多只四五十文,便宜的时候只要二十文。

  但是这只是在榆林这边的价,他去过京城,京城可不止这个价而且京城不产花菇,就是晒干的花菇运到京城,都能卖到二两以上,别看榆林这地,一家人一年到头才能存得上个一二两银子,但是京城什么地界,天子脚下,有钱人多不胜数,小有家产的也多得很!

  就拿沈余的前未婚妻嫁的那户人家的情况来说,一年能挣个一二十两,在这边算得上是富户,但是在京城也不过是寻常人家的一年到头的收益罢了。

  所以说,这花菇在京城压根不愁卖。

  九斤菇就能晒一斤干的,花上两个月卖到京城去,一百斤能挣个一百两,妥妥的高利润。

  不过,他也没有跟沈余说这些!

  慕景要回去赶牛车,沈余要回家,直接就在路边分开了。

  一天,沈老头转了田地回来,脸上就出现愁眉不展的神色,沈余瞧见了就问,“爹,你干啥这表情?”

  沈老头是真愁,地里的庄稼又被虫子给糟蹋了,看来只能明日让大家去捉了。

  “没啥,你娘呢!”

  “养菇房里呢!”

  沈余也没多想,吃晚饭的时候,沈老大问,“爹,麦子我瞧着差不多了,什么时候能收?”

  就听沈老头说道,“地里的麦子再养两天,明天你们都早点起来,跟着去地里捉虫,把杂草也拔了!”

  沈余最近把菌包的培养料都做好了,有了第一次经验,他也不小心翼翼的,也没有用塑料袋装料,而是用修过的秸秆,这东西先泡过,再弄软煮过也是能行的。

  沈老大他们要跟着沈余学,盖上房子后就没有出去了,一天到晚就往养菇房里跑,沈余让他们别这么勤快都不好使,不让他们去养菇房,他们就只在门口朝里望,沈余也不能多说啥!

  因此,也就忘记了他们还有一个身份农民。

  要是以往,沈家几兄弟早就勤快的去拔草了!哪里还用沈老头出马?

  因此,第二天个个起的溜早,沈余还没起床,他们已经出去干活了。

  当沈余起床吃饭后去的时候,他们几兄弟已经干了有一亩的样子,深深让沈余觉得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沈余接了几个拔草任务,混了几个日常任务奖励,看着口袋里的小零食多了起来,特别是爆米花那一栏,就足足显示着有二十袋。

  他有点发愁,这么多零食,应该怎么拿出来?

  也不知道玉米能不能炸爆米花!改天应该试试,不知道动了沈老娘的猪油会不会被打?

  要是有清油就更好了!

  没过多久,几兄弟就碰到气喘吁吁来寻人的沈刘氏。

  “爹,小弟,你们快回家,家里有贵客来了,大伯正在作陪!”

  沈家几个男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明白他们家有什么贵客,最贵的那个不就是村长吗?

  “什么贵客?”

  “听说是镇上的大老爷!跟娘还认识!”

  沈余问,“娘不是叫他掌柜的?”

  “对对!”

  沈余望了沈老头一眼,“爹,回去吧,估计是为了香菇来的!”

  沈老头起身,招呼道:“老大,老五跟我回去,老二老三老四,你们继续拔草!”

  老二老三老四他们虽然也想回去看热闹,但是沈老头发了话,他们也不好跟着回去,只能继续拔草。

  隔壁地里的人没听见他们的谈话,只看见沈老头跟沈老大走了,就好奇起来,“沈二,你爹跟你大哥他们咋回家去了?”

  老二老三老四听了沈老头的话,不会乱说,只得应付了两句,“听说家里来客了!让爹回去一趟!”

  “什么客哟!你们怎么不回?”

  “家里人多,不差我们三的!”

  ……

  村长正陪着胡掌柜,他见识还是有一些的,人也圆滑,不过到底不是胡掌柜的对手,等他反应过来,还是给胡掌柜探了了一些底,不过好歹不多。

  看见沈余他们回来,顿时松了口气,“二弟,你们回来了!”

  胡掌柜也跟着站起身,认出沈余的时候还觉眼熟,随后恍然,“你不是那沈小兄弟吗?就二柱的发小!”

  “胡掌柜,好久不见了!”沈余笑眯眯的打招呼!

  沈老头和沈大伯一看沈余居然还认识胡掌柜的,一时还没想明白,“余小子,你认识胡掌柜啊?”

  “认识,上次沈小兄弟送二柱来上工,我们还见过!”为什么胡掌柜对沈余还有映像,原因是那斤白糖糕。胡掌柜起初担心沈二柱乡下新来的,那两个老人欺负了去,结果发现那两个老人对沈二柱还颇为招呼,后来套了沈二柱的话才知道,那跟着沈二柱来的乡下小子还给那两个老人送了礼。

  胡掌柜就有点动了心,从这点看来,这乡下小子还挺会来事儿,然后对朋友还挺上心,证明他重情义。

  胡掌柜起了爱才之心,觉得这人有培养的价值,若是培养好了,能把他推荐给主子,给主子办事。

  结果那阵子主子来这边,就给忙忘了,没想到在这碰上了。

  “没想到会在这碰到沈小兄弟!”胡掌柜语气有些遗憾。

  “我却不意外!”沈余笑着说道。

  “怎么说?”

  沈余没明说,问,“胡掌柜,我家的蘑菇可还好!”

  胡掌柜哈哈大笑,“小兄弟是个明白人!你家的蘑菇自然是好的,不然我也不能出现在这里!”

  “胡掌柜满意就好!”

  “满意满意,就是量太少了些。”沈余露出个神秘的笑,“量多量少不都是随着胡掌柜高兴?”

  胡掌柜只是听说这家人能种出蘑菇,就想来定下,免得被人抢了先机,没想到还能大量种植。

  他是个老油条了,顿时发现了商机,“这话可当真?”

  “骗谁也不能骗胡掌柜!”

  “那好,每天蘑菇的量加到十斤!不知道沈小兄弟能不能拿出来?”

  沈余点头,“可以!不过目前拿不出来,你知道庄稼收了还得养地,蘑菇收了也得过十几日能收!”

  “那沈小兄弟要怎么解决?”

  “我们可以错开时间种,大概三四个月以后就能有接上了!”

  胡掌柜沉吟了会儿,也就同意了,“那就这样定下了!你们家的蘑菇有就给我们酒楼送来,都可以收下!”

  “胡掌柜这是想将蘑菇运去县城?”

  “果然,小兄弟不是寻常人,这都能猜到!”

  “平溪镇还是太小了,来往的游商不多!”

  这话,胡掌柜是十分赞同的,他之所以来还是因为那位,不然以他的身份是不可能出现在这个地方的。

  “的确不比县里!”

  沈老头和沈大伯就听着一老一小在哪里三言两语就把生意给定了下来,然后就是心急啊,这两人定是定下来了,怎么说了半天不见谈价钱呢?

  其实不是沈余不想谈,而是那老狐狸次次不提银钱,最后胡掌柜看着天要正午了,忙着回家吃饭,才悠悠开口,“不止沈小兄弟这蘑菇定什么价合适!”

  “胡掌柜您说?”

  “大量就不能按朵算了。”

  沈余同意这个说法,的确,他们的香菇能卖两文一朵无非就是这时候没下雨,称得上独一份,然后小的都自己吃了,大个的才拿去卖,所以才能得两文一个。

  如果是大量,那就不能只挑着大个儿的捡。

  “这样,我也不压价,现在市场上的行情都五十一斤,我也不压价,就五十一斤,以后的价格也随着市场上价格起伏,最低不得低于三十一斤,如果你们觉得合适,我们就签订契约!”

  “说实话,这价格算得上不错了,哪怕你们去镇上的其他酒楼,他们不一定吃得下来!”

  这价钱的确算得上实惠了,沈余跟沈老头沈大伯商量了一下,沈老头没意见,他们家以前卖蘑菇最多的那次也是老五采的,大半背篓也就卖了六百文!平常散着斤卖也只二三十文,至于沈大伯,他也不太了解其中的行情,也就没有别的说法。

  最后还是沈余拍板,决定了下来。

  “那就找一个识字的,我们把契约定下吧!”